2017年12月9日,藤县一名钱币收藏爱好者在当地淘到一枚“福建通宝”实物,该钱币收藏爱好者收集古钱币已有数十年。
这枚“福建通宝”实物直径2.1厘米,呈灰黑色,品相完好。
这枚古钱币是在藤县农村一农户的旧房改造中发现。据该名钱币收藏爱好者考证,这枚“福建通宝”实物与辛亥革命有着极大的历史渊源。
孙道仁,字静山,号退庵,湖南慈利县人,1897年到福建,先后任福建全省善后局督办兼福宇中营统领、闽浙军务处总办等职。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福州响应。同年11月11日福州光复,孙道仁为闽军政府都督。
孙道仁主政福建后,发布了一系列政令。其中有一条就是“不发纸币,维持金融稳定”。不发纸币,就得发铜币。为了有别于几千年来封建帝制方孔圆钱,故采用圆孔圆钱的方案。孙道仁随后整顿政务、发行货币、恢复商贸,用模具浇铸铜币,在福建省范围内发行流通。“福建通宝”实物外圆内圆,颠覆了自秦始皇统一币制后,历朝历代铜钱外圆内方“通天下”的制式。至于钱币边缘毛糙、不太规整,业内人士初步推测“福建通宝”为石制货币模具浇铸,而不是机制冲压批量生产,应该产量不高。从品相上看这批货币含铜不纯,有铅、炭等杂质,故呈灰黑色。而边缘毛糙可以理解为孙道仁主政期间为恢复社会生产经营,浇铸货币时间仓促,无暇打磨抛光,匆匆投入市场。
从时间上推算,此枚“福建通宝”实物距离现在有一百多年历史。 (周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