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梧州零距离    梧州日报    西江都市报 旧版入口:梧州日报    西江都市报 (2021年10月10日前数字报)





2021年11月22日

经纬交织让革命历史鲜活起来

——从纪录片《红色丰碑》看梧州革命道路

本报记者 甘沁雨

本报记者 甘沁雨

“1925年9月的一天,一艘客轮从广州出发,沿西江溯江而上,缓缓停靠在梧州码头……”低沉浑厚的旁白配音,激扬的背景音乐,广西第一个党组织在梧州建立并发展壮大的故事为屏幕上娓娓道出。

11月11日至12日,纪录片《红色丰碑》精编版在梧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首播,引发市民广泛关注。该片详实纪录了1925年至1929年期间,从中共广西第一个支部到第一个地委,再到广西特委、临时省委、中共广西第一次代表大会相继在梧州成立和召开的历程。其间,黄日葵、龙启炎、谭寿林、廖梦樵、钟云、林培斌、邓拔奇、朱锡昂、余少杰、郭金水等一批心怀家国的共产党人投身于时代洪流之中,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中留下了动人篇章。

以史为本

在《红色丰碑》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与党史专家就脚本进行充分的讨论,导演组和撰稿人在保证史实准确性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地挖掘出更多人物故事和细节,市广播电视台台长、《红色丰碑》总导演邓戈说:“我们几乎把现存的所有历史文献都翻阅完了,尽最大可能保证史实叙事的准确性。”

同时,导演组以梧州为中心,以西江为主线,站在广西的高度放眼全国,组织力量深入贵港、桂平、玉林、河池、桂林、广州、肇庆、南京等地调查拍摄,实地走访在梧州作出重大贡献及牺牲烈士的后人和家乡,进一步拓展了故事内容,丰富了镜头画面。

在表现形式上,《红色丰碑》呈现出纵横并行的叙事特点。整体上以广西红色革命编年史为序,把周恩来到梧指导、广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中共广西第一个地委开展工作、广西临时省委建立、广西第一次党代会召开、百色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重大事件依次展开,历史脉络十分清晰。但在讲述重要事件时,又逐个引入关键人物,把他们的生平故事娓娓道来。龙启炎、谭寿林、黄日葵等一个个英烈的光辉形象,就在故事讲述中被生动地勾勒出来。通过事件与故事的经纬交织,让革命历史鲜活起来。

反响强烈

《红色丰碑》从影视艺术的角度入手,全面、系统、深入地发掘与整理了梧州,乃至广西的红色历史,反映在大革命时期,梧州、广西党组织对全国革命斗争作出的贡献,社会价值影响深远。

今年年初,《红色丰碑》被列入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扶持项目和2021年度文艺创作重点跟踪项目,市广播电视台党委高度重视,全力推进拍摄工作,决心把该片做成自治区党史学习教育重点文艺创作精品项目,邓戈表示说:“我们作为媒体人,有责任把这段历史更真实、更详实地反映出来。《红色丰碑》是对党的发展历程的一个系统回顾,能够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的征程上做出更大贡献。”

《红色丰碑》整个创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拍摄20集(每集15分钟)的周播版,第二阶段是拍摄2集(每集30分钟)的精编版。自今年3月份,周播版播出后,直到11月份精编版播出,前后延续了大半年时间,期间还在多个平台多个地区播出,影响广泛持久。而在观看了该片后,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梁彬贤表示,《红色丰碑》做到真实反映史实,详实记录历史细节,富有感染力,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党史教育素材。

--> 2021-11-22 本报记者 甘沁雨 ——从纪录片《红色丰碑》看梧州革命道路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10370.html 1 经纬交织让革命历史鲜活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