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参加了由梧州日报社联合自治区学科课程基地(梧州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基地)开展的研学活动,走进蒙山县新圩镇坝头村和文圩镇大明村。
坝头村自然条件与地理优势得天独厚,以苦瓜和莲藕为主导,发展壮大农作物产业链,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在政策支持下,坝头村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牢牢牵住产业帮扶促增收的这一发展“牛鼻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生产源头改革创新,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天梯无捷径,唯有甘奉献,坝头村的人民用心用情绘制出一幅瓜果飘香、环境优美、人民富足的瑰丽画卷。
文圩镇大明村灯挂组用鹅卵石铺就起的“二十四节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氤氲起一层诗意的文化氛围。大明村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基层的乡村治理提供根本保证。一盏盏明灯高挂,点缀在诗韵绵绵的小村庄,更璀璨了乡村的振兴梦。
科技赋能,让果蔬的生长情况跃然于大数据之上;人才助力,为优良品种的不断研发出谋划策;企业添彩,让农村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不禁慨叹新农村正在以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写好乡村振兴篇章。
作为参加研学活动的一员,我在这次活动中收获颇丰,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积极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指导老师 凌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