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次培训既有理论讲解,又有现场观摩学习,我们不仅仅学了新理论新思想、还学习了坚果种植、生猪养殖等产业发展模式、技术管理技巧,回村后,我将结合学习内容与本村实际,与其他党员一道共谋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岑溪市大业镇大献村池塘党支部党员黄桂翔在参加了“党员进党校”培训班后信心满满。
近年来,大业镇充分发挥镇党校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搭建“互动式、体验式、移动式”课堂,打通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最后一公里”。该镇以农村党员需求为导向,通过观摩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搬到纺织车间、种植基地,开设“田间课堂”“红色讲堂”,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服务发展三大主题,精选“1+3+5”个现场教学点(即泰森新纺织产业集聚区,板么村党总支部等3个星级农村党组织和古万村桂花梨产业示范点、胜垌村澳洲坚果种植基地等5个产业基地),鼓励土专家、田秀才等党员乡土人才结合自身优势,发挥“传帮带”作用,就产业发展模式、经验成效、种养技术管理等情况手把手地进行辅导,帮助解决种植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服务企业发展的本领,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截至目前,“田间课堂”储备讲师共计30余人。
大业镇还针对农村流动党员参加党课不方便、时间不灵活等情况,用好线上教育资源,推送“云党课”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截至目前,该镇已建成流动党员学习微信群21个,覆盖流动党员294人。针对高龄党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行动不便党员难以参加集中轮训的情况,采取送教上门、单独授课、区域集中授课等方式进行培训。设立“板凳课堂”,收集意见建议,以一张“移动式”板凳为纽带,将为民服务实践融入学习教育。
(罗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