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益铭 通讯员 韩韬)近日,在蒙山县新圩镇坝头村,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墙绘、移风易俗墙画、村规民约彩绘、法治宣传标语,村民们在广场上跳广场舞,游客在精心设计的乡村微景观前留影……
为整治人居环境,坝头村建立党员带头、志愿助力、群众投工投劳机制,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改厕改厨工程、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完善村屯环境卫生公约、户前三包责任制、垃圾分类制度,同时因地制宜利用原有的建筑材料打造一批微景观、微花园、微菜园,既传承了乡土文化,也留下了乡愁记忆。“臭水沟没有了,乱堆乱建也拆除了,现在环境好了,我们看着舒服,心里高兴。”对于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村民刘永献由衷地感叹。如今,坝头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近年来,蒙山县以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建设为契机,结合“书记工程”示范镇创建活动,着力挖掘内生治理资源、提升内生治理效能,探索出具有蒙山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有效破解乡村治理中基层监督虚化、矛盾纠纷多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不畅等难题,乡村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为从源头上遏制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蒙山县加强对村级事务全过程监控,升级“一站两网”(廉洁工作站和村务监督“物廉网”、党员监督“互廉网”)、智能化监督平台和安装终端查询机,对村级党务、村务、“三资”管理等权力运行过程、运行结果进行全面公开,更加便于群众对村级权力运行各流程各环节的监督,助推监督触角延伸,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也由去年的60%和50%分别提高至90%和85%。
同时,该县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民俗的变迁对村规民约进行更新修订,将瑶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融入政治民主、村风民俗、婚姻家庭等内容,依托瑶族“三月三”“修路节”和瑶语顺口溜等系列传统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引导群众,以文化认同的柔性治理推动移风易俗。今年以来,该县累计开展各类活动25场次,推动2万余人主动参与文明创建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