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全面深化清廉广西建设部署要求,创新“党建引廉、监督护廉、文化育廉、融合发展”一条主线贯穿到底的工作模式,全面深化清廉梧州建设。为集中展现建设成果,推动全市上下比学赶超,现编发一辑各地区各单元全面深化清廉梧州建设工作展示,以飨读者。
本版图文由市委清廉办提供
清廉机关:
政治生态 风清气正
8月初,苍梧县六堡镇黑石山茶厂、瑶家雪兰合作社等小微茶企迎来了汇聚市场监管、检测机构、科研院所、“小个专”党委力量的综合服务团队,为茶企提供品牌培育、认证咨询等系列有针对性服务。这是我市清廉机关建设助力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我市围绕打造“清廉梧州·机关先行”这一品牌,开展红色体验、廉政教学等活动,市区各单位共开展清廉教育学习474场次,覆盖党员干部8644人次;深化“以廉夯责、以廉促干、以廉融合、以廉创新、以廉彰效、以廉塑形”“六廉”模式,如市检察院创新“检家共建”“蓝管家” 等机制加强融合共建,市文广体旅局以讲“廉”事、演“廉”戏、创“廉”作、设“廉”馆、守“廉”家、建“廉”点,为群众供给更多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清廉支部·先行一步”“党建‘廉’盟”“双廉双促”三项特色动作为抓手,深入推进清廉机关建设。
我市抓住突破点,解决民生“大问题”,如市审批局创新推出“红色代办 服务到家”工作模式,为群众提供低保、医保、社保等帮代办服务400多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9.9%。市残联创新打造广西首个“残联金牌就业管家工作站”和“残疾人零工市场”,建站以来,接洽80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240多个,达成就业意向161名。市人社局联合佛山社保部门快速建成全区首个社保服务“跨省通”专窗,从根本上破解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难题。
清廉医院:
医者廉心 群众放心
8月16日,刘先生前往市人民医院就诊。他持有72小时内市内其他医院头颅MRI检查及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得到了医院的互认。“太方便了,既节省时间又节约钱。”刘先生感叹道。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我市全面深化清廉医院建设的惠民举措之一。去年以来,全市检验结果互认1.3万多人次,影像检查结果互认1.1万多人次,让卫生健康福祉惠及全市群众。
近年来,我市紧盯医药购销、医疗服务、基建工程、内控管理、组织人事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剑指权力运行不规范、收受“红包”回扣、医德医风、不合理诊疗等方面问题,如市中医医院以工作督查为抓手,开展高值耗材专项整治活动,共抽取病检查历100多份,调阅150余份收费清单,进一步规范高值耗材的购销管理。市红十字会医院开展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实行月点评制度,对用药不合理、不规范的科室和医生在院内进行曝光。持续开展医疗物资采购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联合纪检监察部门对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并约谈相关负责人。
今年,全市各级公立医院开展警示教育150多场次,参观廉政教育基地11场次,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50多场次,发布廉政短信提醒1万多条,医德医风、行业作风全面向好。今年以来,我市组织医务人员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开展健康讲座、公益义诊、送医入户等服务150多场次,直接服务群众2000多人次,增加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清廉学校:
优化制度 教育提质
组织师德师风建设巡回宣讲、开展“千名书记访万家”活动、观看警示教育片、讲述勤廉榜样事迹……今年以来,我市将“清廉”贯穿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及教育提质发展全过程,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
我市出台“1+11”配套文件,全面深入实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市改革任务完成率达82%。制定全面深化清廉学校建设重点任务清单,明确48项具体任务;开展清廉学校建设巡回指导,各地各学校开展廉政风险排查668次,制定并公开重点工作流程图970多项,规范公开党务、校务1742项;常态化开展纪法教育、师德师风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教育重点项目、经费管理定期开展巡查、审计;采取“一卡通”“人脸识别”等方法,确保8700多万元学生资助金发放到位;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清廉家访,组织3.8万名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并进行师德考核。
我市坚持“一校一特色”,以“清廉+N”打造“雅廉文化”“童心茶韵”等特色清廉文化品牌,打造 “清风书屋”“红湾”等校园学习阵地755个,市第八中学、市第十五中学、蒙山镇第一小学被评为“广西清廉学校示范校”。我市聚焦基础教育学位紧张问题,2022年全市实现新增学位1.4万多个,2023年将实现新增学位1.5万个;深入开展“双减”工作,构建“1+N”学校课后服务体系,全市学生选课率达98.21%,位居全区第一;开展师生满意度提升行动,为师生解难题1146个。
清廉乡村:
算“清廉账” 绘新图景
“现在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账由镇上专业的人员管理,我们不用操心账目上的事情,也能有更多的精力处理村里的其他事务。”在岑溪市绿云村,该村党支部书记、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理事长黎观良说。据悉,今年以来,我市依托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让集体资产“晒”在阳光下,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今年上半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680万元,同比增长5.37%。
我市作为广西唯一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系统试点市,全市89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建立健全财务账套,构建与农业农村部联网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信息体系,共录入会计凭证3.77万份、出纳凭证数1.05万笔,固定资产卡片2.75万张,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16.4亿元扶贫项目资产确权,纳入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台账管理,有效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起监管与发展并重新机制。
我市以全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试点为抓手,实施农村集体资产平台交易突破行动及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改,把经营性集体资产资源流转处置纳入基层重点巡察事项,如蒙山县汉豪村落实巡察反馈问题整改,通过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实施集体门面“阳光招租”,实现每年比原来增收3万元。今年上半年,全市集体资产累计进场交易245宗,交易金额9.13亿元,溢价969.39万元,藤县新雅、道家等村通过盘活养殖资源将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00万元以上。
清廉国企:
擦亮底色 筑牢根基
随着清廉国企建设深入推进,我市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清廉底色更加鲜明,“清廉指数”正转化为“发展指数”。截至2023年6月,市国资委监管国企资产总额834.05亿元,同比增长8.17%;实现营收14.99亿元,同比增长20.86%;所有者权益329.80亿元,同比增长6.5%。
我市聚焦问题突出、风险较大的领域,建立国资国企与纪检监察监督定期会商、重要情况通报、线索联合排查、联合监督执纪等“四项协同机制”,压实各方监督责任,发挥监督体系合力。针对项目投资、工程招标等廉政风险点开展靶向治疗,出台20多项制度;建立“专项治理——问题整改——分析研判——源头治理”工作机制,开展企业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合规管理等6个专项检查和工程建设领域、虚假贸易、政府平台腐败问题等6个专项整治。
我市建立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推动各企业开展廉洁风险大排查,督促企业建立完善权责风险清单,防范化解企业内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关联交易、违规招投标等风险;持续加强对国有企业监管,在全区率先开展国企巡查,重点关注被巡查国企在经营决策、选人用人、项目建设、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环节运行情况,对企业逐个进行全面体检,严防国有资产流失。今年,各级企业共排查廉洁风险点1700多条,制定防控措施1800多条。
清廉家庭:
“家+”模式 “清廉梧家”
“我们经常互相勉励要干净做事,清白做人,做到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获得全国最美家庭、广西最美清廉家庭称号的梁惠如是说。我市持续深化“清廉梧家”品牌打造,推动清廉价值理念在家庭落地生根。
日前,我市经过家庭自荐、单位推荐、组织审查、群众评议,找出100户梧州市“最美家庭”作为清廉家庭示范户的储备库。2022年以来,全市获评全国最美家庭有4户,广西最美家庭6户、最美清廉家庭1户、廉洁家属5名,市级“最美家庭”“最美清廉家庭”“廉洁家属”373个(户);开展礼遇最美清廉家庭主题活动529场次。
我市建设最美梧家馆等家风家教宣教基地17个,争取到3个基地列入广西清廉家风研学路线,吸引50多万人参观学习;开展家风故事分享会等主题活动12.4万场次;组建清廉梧家宣讲团,开展清廉家风主题宣讲5万多场;开辟《梧桐树》等媒体专栏,报道清廉家庭事迹和经验做法500多篇,阅读点击量100万+。
我市以“家+”模式,把家风家教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和党校主体班的重要学习内容,筑牢拒腐防变家庭防线;围绕廉洁经营,进企业、进车间开展家风家教巡讲活动2000多场次;开展“千名书记访万家”活动,签订《师德承诺书》3.8万份;打造“无红包”医院,与患者家属共筑医路清风;依托全市758所社区(村)家长学校,把清廉家风融入社区治理中,把清廉家风纳入村规民约和道德评议,通过评星制、积分制、清单制,促进清廉家庭与乡村治理共融共治共发展。
万秀区:
“廉”通民企 “亲”上加“清”
“我们签约在册和参与联动的蜂农1.2万多户、4.5万多人,遍布全国26个省(区)。通过打造‘小蜜蜂·大勤廉’品牌,清清廉廉进行养蜂、采蜜、加工、销售。公司2022年总产值4.42亿元,生产蜂产品18.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达42%,成为亚洲第一的蜂产品深加工基地。”广西梧州甜蜜家蜂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忠连自豪地说。这是今年万秀区以“廉”驱动民企健康发展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万秀区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审核合一、一人通办”等改革制度。今年上半年登记新设企业户数达150多户,办理执照平均用时0.5小时,“又好又快”率达100%;建立规范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24条,依托“民营企业面对面沟通解决问题”机制,解决用水、用地问题12条;开展“走进企业共谋发展”专项轮值活动5期;举办茶品鉴交流会暨茶产业招商推介会,促成23家企业达成合作,帮助16家企业进驻鼎极直播平台,引进企业5家。
万秀区通过邀请党员民企代表讲课等形式,向30余家企业1200多名员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企业开展“流动微党课”“清风书香扬正气·廉洁文化进民企”等活动9次;开展清廉民企培育创建,指导建立完善关键岗位廉洁谈话制度,逐级签订《廉洁从业责任书》;以文塑廉,打造企业特色清廉文化“展示区”,推行清廉文化“讲堂”等;开展“万企兴万村”、捐资助学等活动,引导15对村企结对共建,带动20多个村村民实现租地稳收、务工增收、分红创收。
长洲区:
“先锋楼长” 激活“末梢”
“小区楼下装了充电桩,不仅解决小区内私拉电线的安全隐患问题,还满足了我们的充电需求,实在是太好了!”家住恒祥社区桂花新苑的陈阿姨满意地说道。这是长洲区探索“先锋楼长”自治模式,激活基层治理“清廉末梢”的缩影。
近年来,长洲区织密“廉情网”,成立168个廉情议事网格党支部,通过居民自荐、楼栋推荐等方式优选出200多名“先锋楼长”,依托“廉”走访、民情恳谈会等载体,推行“群众点单——楼长接单——社区买单”问题处理机制。今年以来,该区收集噪音扰民、车辆乱停等问题156件,解决率达92.3%。
长洲区明确楼长“民情收集员”“廉洁宣传员”“文明创建员”“矛盾调解员”“物业监督员”5项职责并公示,通过“廉政读书角”“廉洁工作站”、居务监督委员会等平台载体,开展廉洁宣传、日常监督等302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10件。
长洲区用好“党群议事厅”“民意接待厅”等平台,让“先锋楼长”深度参与社区事务。同时,该区建好居务监督“物廉网”和党员监督“互廉网”,筑牢清廉社区监督根基。今年以来,长洲区共收集到干部作风等问题线索31条;运用“两张网”开展低保补助督查51次、社区财务收支及惠民项目监督共9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