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梧州零距离    梧州日报    西江都市报 旧版入口:梧州日报    西江都市报 (2021年10月10日前数字报)





2023年09月14日

■ 健康科普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指导

潘多思

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和威胁健康的重大疾病。我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有1亿多人,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在中国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遗传、环境及行为三大因素密切相关。改善其中可干预的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能有效预防、治疗和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2型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缺少运动 (身体惰性)的疾病,超过80%的2型糖尿病与肥胖及身体情性有关,而通过运动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发病率。有研究显示,坚持规律运动12年至14年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显著降低。规律的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骨骼肌功能,改善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并且改善心理状态。所以,运动疗法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很有益处的。有些糖尿病患者不敢参加体育锻炼,其根本原因在于对糖尿病运动疗法的认识上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运动。

运动疗法的适应症为稳定期的1型糖尿病患者、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型2 型糖尿病患者。有微量白蛋白尿、无眼底出血的单纯性视网膜病、无明显自律神经障碍的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等轻度合并症的病友,在饮食指导和药物控制血糖后,再进行运动疗法。无酮症酸中毒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调整好饮食和胰岛素用量的基础上进行运动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在良好的水平。但以下几类人群不适宜使用运动疗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空腹血糖大于16.7毫摩尔/升、增殖性视网膜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过性脑缺血发作)、合并急性感染等。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应基于每个人的健康程度和平时的运动习惯,其中最有效的有氧运动是运用大肌肉群完成持续或间歇的运动,主要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跳绳、划船、爬楼梯、游泳等。因我国糖尿病患者多为餐后血糖高,运动宜在餐后1小时至3小时内进行。但要切记几个运动注意事项,包括不要空腹运动,不要在正午阳光暴晒时运动,不要在寒冷的早晨运动,不要在早晨浓雾还未散去时运动,不要在注射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发挥最大效应时运动等。

和正常人一样,糖尿病患者运动时也应遵循一定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不至于对身体有所损害。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运动次数每周3次至5次,每次20分钟至60分钟,为避免急性损伤,应该在数周或一个月的周期运动后,逐渐增加运动频率、时间和强度。在正式锻炼开始之前,糖尿病患者应先做准备活动5分钟至10分钟,活动各个关节和肌群,增加全身的柔韧性,使心率有所增加,为较大运动量做准备;开始锻炼后,要让心率持续保持在健康范围内,并坚持一段时间;运动过后,应进行放松整理活动,使心率和血压慢慢下降。有些糖尿病患者有神经病变,血管调节功能有障碍,如果突然停止运动,可引起血压急剧下降而造成头晕眼前发黑,甚至发生晕厥,这些患者应更加注意做好运动过后的放松整理。在运动后进行整理活动,糖尿病患者还可以做局部运动,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以对前面运动中活动不够的部位进行一下补充锻炼。

衡量运动量是否适宜有很多种方法,用心率计算是比较简单而实用的方法。那么怎样用心率计算适宜的运动量呢?一般可在运动结束后立即数脉搏,可以数15秒,然后乘以4便得出每分钟心率。也有人主张用更为简单的计算方法,直接用(170-年龄)作为运动中适宜的平均心率,如60岁的人平均心率应在110次/分上下。

运动中及运动前后要注意监测血糖。运动前后,糖尿病患者要进行血糖监测,可在运动前及运动期间评估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运动后2小时监测血糖,可观察运动降低血糖的效果。运动多的那天最好在睡觉前测试血糖,因为有可能会出现延迟的血糖改变。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潘多思)

--> 2023-09-14 潘多思 ■ 健康科普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4262.html 1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指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