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梧州零距离    梧州日报    西江都市报 旧版入口:梧州日报    西江都市报 (2021年10月10日前数字报)





2023年09月14日

走近麻醉 认识麻醉

潘胜源

在进行手术前,病人需要根据不同的手术类型进行麻醉。但是,一部分病人及家属会担心,手术麻醉会使人“变傻”,甚至会影响智力。事实真是如此吗?专业人士指出,正常情况下,麻醉是不会对患者智力造成影响的。那什么是正常情况,什么是不正常情况?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深入了解一下麻醉。

麻醉方法的分类

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全身麻醉、区域麻醉、局部麻醉。广义上的局部麻醉,其实是包括区域麻醉。全身麻醉再细分下去,还有很多种类,包括插管的和不插管的、静脉的和吸入的等等。我们只需要知道一点,全身麻醉的病人在进行手术的时候是“睡着”了的,有少数病人可能会出现术中知晓,即全身麻醉下,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有意识的状态,并且在术后能回忆起术中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事件。

以下重点讲解一下区域麻醉、全身麻醉。

区域麻醉。区域麻醉又可以分为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我们身体上不同的部位,由不同的神经去支配,神经阻滞麻醉就是在手术区域相对应的神经上利用局麻药进行阻滞。而椎管内麻醉又分出不同的几种麻醉方法,比如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骶管麻醉等。平常说的本身麻醉,一般就是指椎管内麻醉,也有人称之为腰麻。但其实麻醉专业所说的腰麻,是指蛛网膜下腔麻醉。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需要用到的药物比较多,大致可以分为镇静药、镇痛药、肌松药以及其他一些辅助用药。镇静药和镇痛药基本都是作用于我们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镇痛药,可以抑制大脑对疼痛的感知,但同时会对病人的呼吸中枢和循环中枢产生抑制;镇静药,可以让病人从清醒状态迅速进入到类似于睡眠的状态,尤其是手术的时候,一般都要求病人进入到类似深度睡眠的状态,我们称之为麻醉状态。之所以说是类似,是因为这种状态既不是睡眠,也不是昏迷;既不是生理状态,也不是病理状态。

麻醉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麻醉药物大多都有代谢快、残留少等特点,所以这些药物对大脑功能的抑制都是可逆性的,并且是处于监测下的正常范围,并不会让人变傻。

但是有人可能会发现,有的病人术后回到病房怎么就不认识家里人了呢?甚至极端者还出现骂人、打人的情况。其实,这一类病人一般都是老年人,脑功能可能本来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脑萎缩、老年痴呆等,再加上手术创伤、疼痛等不良刺激,病人术后是有可能出现短暂的认知功能障碍,称之为围术期(手术前后整个时间段)认知功能障碍。另外,有少数患者术后出现类似注意力难集中等现象,以急诊外伤患者为主,目前一般都认为是创伤应激所致的短期改变,一段时间后可自愈。

另外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就是小朋友做全身麻醉到底会不会影响智力发育。相关消息称,在3岁以下儿童或在妊娠晚期的妇女进行手术或其他操作的过程中,如果重复应用或长时间使用全身麻醉或镇静药物,可能会影响儿童大脑的发育。其实,对于3岁以下的小朋友,就算是非做不可的手术,只要不是多次手术,手术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那么,对儿童的智力几乎是没有影响的。麻醉和镇静药品对需要接受手术或其他疼痛性和应激性操作的儿童和孕妇经常是必不可少的,不良的疼痛刺激或其他伤害性应激反而可能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造成伤害。

以上的说法,都是建立在病人麻醉过程中没有出现并发症而言,也就是正常的情况。那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呢?这个就主要看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了。其实,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都很低,麻醉医生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能更好地预防并发症的出现。麻醉医生的充分评估,要靠病人的病史收集和检验、相关检查结果的采集等等。如果出现患者隐瞒病史的情况,那麻醉医生可能没有办法预防一些突发状况的出现。比如,小朋友术前感冒了,家属觉得不要紧就没跟医生说,那可能术中会出现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紧急情况,这就是为什么感冒了不能做手术的原因。其实,这也并不是不能做手术,而是不能做麻醉。

(梧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潘胜源)

--> 2023-09-14 潘胜源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4263.html 1 走近麻醉 认识麻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