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吸烟是健康杀手,烟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是复杂混合物,这些化合物绝大多数对人体有害,其中有多种为已知的致癌物,如多环芳烃、亚硝胺等,而尼古丁是引起成瘾的物质。吸烟害人害己,二手烟暴露可增加成人患肺癌、心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也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而对于冠心病来说,吸烟更是导致其发生和发展的强力因素之一。冠心病在吸烟致死的疾病中排在前三位,冠心病死亡的原因中有25%与吸烟相关。然而,很多冠心病患者多是老烟民,老年人常常因为患有冠心病等慢性病,会合并多种危险因素,而吸烟与这些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死亡人数会更多。因此,患者在进行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改善生活行为极为重要,包括戒烟、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及良好的心理状态等。
吸烟的危害
导致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以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动脉出现问题,心脑肾等全身器官都会受到影响,一旦出现堵塞后果更是不可想象,心梗、脑梗、肾栓塞、肠道栓塞都会接踵而来;
诱发猝死:吸烟可能促使心室颤动,而这正是引起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导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吸烟量越多,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越严重;
促使血液形成凝块,易导致血栓;
降低人体对心脏的感应能力:尼古丁会抑制人体正常的痛感,影响疼痛的感知,以致突发心梗甚至猝死。
戒烟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好处
在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中,戒烟是最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包括老年人在内的任何年龄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戒烟短期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戒烟可使冠心病病死率降低36%,且随着戒烟时间延长而进一步降低。戒烟还可使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降低32%,降低卒中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死亡风险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死亡风险。戒烟的好处十分明显,且数据十分直观。
戒烟20分钟后:血压会降到标准高度,脉搏正常;
戒烟8小时后:血中一氧化碳浓度降低,氧含量升高到正常浓度;
戒烟24小时后:心肌梗死危险性降低;
戒烟2天后:嗅觉、味觉敏感性增强;
戒烟12周后:肺功能改善30%;
戒烟1年后:冠心病的危险性降至吸烟者的一半;
戒烟15年后,冠心病患者死亡绝对风险将与正常不吸烟者相似,与使用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药物相比获益更为明显。戒烟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小动脉顺应性而减轻动脉僵硬度,减轻长期吸烟者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内氧化还原失衡。
科学戒烟
看了上述文字,应有不少烟民对戒烟心动,但是,可能有人会说了:“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戒烟真的好难!”那应该如何科学戒烟呢?
此时,人们可以明确戒烟动机,给自己找一个分量足够重的戒烟理由,比如戒烟是为了不让家人吸二手烟,也是为了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前发生,坚定戒烟信念信心。
戒烟要循序渐进。烟瘾当然不是想戒就能戒的,毕竟尼古丁让人上瘾令人着迷,如果贸然直接停止吸烟,有些人可能会因为烟瘾发作难以忍受导致复吸,反而没有起到戒烟的效果。因此戒烟不要着急,要循序渐进。
邀请他人监督。戒烟者可以告诉家人朋友自己要戒烟的消息,他们既可以给你监督和鼓励,也可以是你坚强的后盾,在监督者的配合下,戒烟者可以避免一些会激起吸烟欲望的场合比如酒宴、家庭聚餐等。
寻找减压的替代法。很多人吸烟追求的无非是放松身心,释放自己,所以戒烟后就要寻找其他的放松方式,比如做按摩、听舒缓的音乐、练习瑜伽或太极。有饭后吸烟习惯的人,可以做点别的事情,比如刷牙、嚼口香糖等。
及时奖励。戒烟者设定阶段性的戒烟目标,每完成一个阶段,可以奖励自己买一些心仪的物品。
总之,戒烟是一个过程,大家不要因为需要的时间较长而放弃,只要给自己一个坚定的信念,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着想,为了自己身边人的健康,积极主动戒烟,让生活更有质量更美好。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