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立身之本、强盛之基,是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的直接体现。着力壮大实体经济,是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增强经济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壮大梧州实体经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壮大实体经济,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准确领会中央、自治区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对下半年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将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等各项要求落实落细落到位,努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壮大实体经济,要抢抓新机遇推进工业发展。梧州要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窗口意识,吃准吃透政策、精准对接政策、积极争取政策,不断完善政策承接和落地机制,确保各项优惠政策一体推进、全面实施,切实发挥“叠加效应”,最大程度释放政策效能;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引进和培育新材料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同时推进传统产业向优质高端方向发展,延长产业链;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加大企业科技研发力度,加大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力度,以科技创新、科技赋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壮大实体经济,要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必须进一步强化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的鲜明导向。要解放思想、强化作风,沉下身心抓紧抓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兴产业培育等重点工作,逐个项目抓、逐个企业盯,力争抓一个成一个,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要大兴调查研究,持续深入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一线调研,突出抓好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后半篇”文章,用心用情持续发力,着力解决临规企业培育、重点技改扩产增效项目及重点倍增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着力解决消费提质升级、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中的困难问题;要扩大和提振内需,提振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充分释放“人工宝石之都”等金字招牌的吸引力,加快旅游消费市场发展,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向好发展。打造夜经济+饮食、歌舞、时尚及历史等元素的夜间消费场景,发展夜间经济、“后备箱经济”、小摊小店等特色经营,驱动多元消费、增强市场活力;梧州要持续升级优化“老字号”,推动传统主导产业老树发新枝、焕发新活力。培育壮大“新字号”,全面提升新兴产业发展规模,促进工业设计、工业大数据、工业物流、工业科研、工业产品检测、产业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壮大实体经济,要抓项目扩投资。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强化项目服务。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扩大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全区通办”范围,推进“全链通办”改革,推动政务审批效率再提高。围绕“数字政府”建设,进一步提升数据共建共享。聚焦高水平打造“东融”枢纽门户城市,深入实施交通联通、产业振兴、营商环境、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文旅融合等行动,力争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抓住工业投资这个重中之重,要竭力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问题,全力以赴抢时间、赶工期、抓进度;要突出招商引资实效,做好产业链招商工作,深化大数据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力争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力争全年新签约投资额和到位资金实现新增长;要着力强化要素保障,扎实做好项目落地、建设、运营各环节跟踪服务,重点抓好投融资工作,不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