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学青会”)火炬传递来到梧州,在骑楼城牌坊举行火炬传递梧州站起跑仪式。30名火炬手在护跑手的护卫下,奔跑在这座具有2200多年深厚岭南文化底蕴的历史古城,在传递圣火和体育精神的同时,诠释着梧州人的激情与梦想。
千年古郡、百年商埠,梧州正焕发着勃勃生机。上午9时30分,3名火种护卫缓缓步入会场,引出火种点燃圣火盆,紧接着,火炬被点燃。在现场群众的欢呼呐喊声中,第一棒火炬手石濡菲郑重地接过火炬,向现场致意后,高举火炬,开始了火炬传递之旅。
石濡菲是六堡茶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曾获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她说:“这一棒代表着基层农村的青年力量,未来我也将用我的双手传承非遗技艺,让更多的村民拾起老手艺,把六堡茶制作技艺与文化向下一代传递。”
火炬手中,有运动员、青少年学生、学校教职工、体育教练、基层干部……他们是行业的佼佼者,更是新时代的奋斗者。蓝天白云下,他们代表梧州儿女接过熊熊燃烧的火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奔跑向前。
点燃火种、高举火炬,共同摆出粤剧表演中“剑指”的动作——在梧州市中山小学前面,石濡菲与第二棒火炬手韦梦瑶完成了火炬传递,这是两人精心设计的动作。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粤剧表演动作,让更多人了解粤剧文化和梧州岭南文化。”来自梧州市新兴小学的学生韦梦瑶激动地说,回到学校后,她会跟同学们分享此次火炬传递的故事,传递拼搏进取、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和大家一起更加积极地参加到体育运动中。
百米的距离很快到达。在南环路大东酒家,第四棒火炬手莫鹏飞与第五棒火炬手曾俊豪完成火炬交接。曾俊豪一边向前奔跑,一边向迎候圣火的市民招手致意。
(下转第四版)
本报记者 蒙敏莹(上接第一版)
曾俊豪是广西本土优秀马术运动员,曾多次代表广西马术协会到国内外参加比赛并获得多项荣誉。“我觉得火炬传递展现了运动员们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对于我们运动员来说这股精神力量很宝贵,激励了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地训练。”曾俊豪自豪地说,他祝愿参加学青会的运动员们发挥水平,取得优异成绩,也希望广西马术、中国马术可以走进大众的视野。
一条路线,一个火种,一路接力。跟随火炬手的脚步,从骑楼城牌坊到梧州市中山小学,从维新里到中共广西特委旧址,从梧州市第一中学到西堤公园……一个个交接点,连贯了梧州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见证了梧州日新月异的变化,也绘制着梧州未来发展的新蓝图。30名火炬手接力传跑在火炬传递线路上,全方位呈现了梧州作为广西红色革命的摇篮、岭南文化名城、全力打造“一极三城”建设“四个梧州”的独有辨识度。
火炬传递开始后,在传递路线的道路两旁,围观的市民也越来越多,大家挥舞着手中的国旗,大声为火炬手呐喊、欢呼。一声声欢呼,既是为火炬手鼓劲,也是为新时代点赞。
“运动强,我们国家才能更加强大。我觉得火炬传递展示了青年人的朝气蓬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这次我们组织了学生来到现场,让他们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从而热爱体育运动。”来自梧州市第十一中学的老师刘金全说。
身着运动服饰、背着羽毛球拍的梁玉华和邓新生是梧州市羽毛球协会的成员,他们和球友们早早在点位等候,观看火炬传递,并用手机拍照或录影,记录下珍贵的瞬间。他们说,这是第一次在“家门口”观看火炬传递,实在是振奋人心,希望以后梧州能举办更多精彩活动和赛事!
火炬传递过程中,志愿者们周到的志愿服务展现了青年担当。“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火炬手点燃火炬的魅力,也为自己能够助力体育盛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来自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莫英棋说。
60名护跑手同样是火炬传递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成为火炬护跑手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可以让我更近距离地体会到运动精神。”护跑手梁家健是梧州学院的大三学生,他说,这次护跑任务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激励着自己不断前行,跑出当代青年学生的最佳风采。
西江河畔,波光粼粼。在大家的翘首以盼中,终于,最后一棒火炬手卢宽高擎火炬,沿着风景如画的西堤公园,一路跑向收火仪式的舞台前。她稳步登上舞台,来到圣火盆前,用手中的火炬点燃了圣火盆。随后,火种护卫队迎回火种,奔赴下一站——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