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梧州零距离    梧州日报    西江都市报 旧版入口:梧州日报    西江都市报 (2021年10月10日前数字报)





2023年11月09日

小小说

茶师

林柏江

交州城东合益街开茶庄的老吕家,夫妇俩老来得女,而且还是一对双胞胎姐妹。转眼间,姐妹俩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她们前脚跟着后脚结了婚,而且招的都是上门女婿。

大女婿出生于本地一个制茶世家,是位年轻的茶师。而吕家茶庄卖的六堡茶,正是用自家茶园出产的鲜茶叶经杀青、揉捻、渥堆、复揉、干燥等工序制作而成。因此,大女婿进得吕家门来,如鱼得水,没费多少周折,便把吕家茶园、茶庄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年,吕家茶庄恰好开店百年。茶神节那天,吕家两位老人郑重其事地把大女婿叫到跟前,一番耳提面命,便将茶园、茶庄都托付给了他打理。

“都是老顾客,就那么一个圈子,一年到头新客屈指可数,服务好了才有生意做。”听到街坊邻居称赞自己,大女婿想起老人的托付,不敢有丝毫懈怠。

因为做的是熟客生意,哪位顾客喜欢什么年头的茶叶,喜欢喝三年五年或者七年十年的陈茶,甚至张三李四王五买的口粮茶哪天快喝完了,大女婿心中都有一本账,而且跟顾客那头的实际情况往往八九不离十。

牛皮巷陈记河粉店隔壁的老禤头,他家儿女们都去南洋开皮具店,老伴又走得早,只剩老禤头一个人守着骑楼城老屋。老禤头唯一的爱好就是喝茶。

“今天上午禤伯应该来买茶叶的,怎么都中午了还没来?打他家电话座机没人接听,我得上他家看看去。”于是,吕家大女婿急匆匆地往牛皮巷方向走去。等到推开老禤头家虚掩着的大门,可把他吓了一大跳:老禤头面朝下正趴在地板上。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街坊邻居纷纷称赞吕家大女婿来得及时。老禤头更是投桃报李,喝茶非吕家茶庄的茶叶不喝。饶是吕家茶庄不缺老禤头这样的铁杆顾客,无奈爱喝这种茶的人也就这么多,顾客群就摆在眼前,而且还大多是些上了年纪的,因此,吕家茶庄的生意就这么不咸不淡地经营着,甚至有每况愈下的苗头。对此,就连二女婿阿炳心里也暗暗着急。

阿炳的祖上是城外老鸦塘的窑工。阿炳擅长做焗鸡。入赘吕家后,他还留在原来打工的焗菜店做焗菜师傅。他长得有点像后厨那个焗菜的大肚瓦缸,不知古灵精怪的吕家妹妹怎么会看上他。

但见那焗菜店门两边,稳稳地挂着一副金字手写木板对联,上书“门迎南北东西客,店纳四面八方财”,不同口音的食客,进得店来都点名品尝阿炳做的瓦缸焗鸡。

阿炳平时也喜欢喝六堡茶。这天,他到店里向姐夫要了一些各种不同年份的六堡茶,也没说用来干什么,然后他去往老鸦塘,径直走进烧制瓷器的工场,东敲西敲,最终选了一个厚重的大瓦缸,还有几个带盖子的小瓦罐。

晚上,焗菜店打烊后,阿炳便在后厨捣鼓开来。他先将配制好的茶包放进小瓦罐,加上山泉水,盖上盖子备用。然后,他将大瓦缸烧热到平时焗鸡的温度,轻轻放入加有不同茶包、矿泉水的小瓦罐,猛火烧一阵。出炉后,揭开盖子,一股股异香扑鼻而来。阿炳小心翼翼地将小瓦罐里的茶汤斟到白瓷杯中。

“哇!”阿炳一边逐杯闻香,一边啧啧称奇,枣香、参香、菌香、药香、木香、槟榔香,小瓦罐散发出非同一般的各种浓郁陈香。阿炳小心翼翼地逐杯斟一点茶汤出来品尝,醇香、醇厚、醇滑,茶汤细腻爽口,就像品尝一杯杯不同滋味的陈年老酒,令人陶醉无比。

很快,在吕家茶庄隔壁,一家新茶庄——吕家焗茶开张了。那新店门口稳稳地挂着一副金字手写木板对联,上书“门迎南北东西客,店纳四面八方财”。天南地北,不同口音的茶客,甭管年老年少,进得店来都点名品尝阿炳炮制的瓦缸焗茶。

又到了新一年的茶神节,吕家两位老人郑重其事地把大女婿、二女婿,还有两个女儿一起叫到跟前,然后问二女婿阿炳怎么想到用焗鸡的办法来焗茶?

阿炳答道:“如果茶饮口味太过单一,再好喝的茶也会让人喝腻的,就像我们开饭店一样,要想饭店不关门,那菜品就必须不断地变换花样,吸引新的顾客前来消费,这样生意才做得长久兴旺。”

“六堡茶跟其他地方的黑茶相比较,有个明显优势,就是因为原料的不同会有许多的不同茶香。”两位老人不约而同地说道。

“对呀,焗茶可以让六堡茶的枣香、参香、菌香、药香等不同的茶香更浓郁。”阿炳解释说。

这天,吕家焗茶第一百家连锁店开业,从早到晚,客似云来。

--> 2023-11-09 林柏江 小小说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60724.html 1 茶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