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梧州零距离    梧州日报    西江都市报 旧版入口:梧州日报    西江都市报 (2021年10月10日前数字报)





2023年11月12日

为老年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我市持续深入推进养老服务工作综述

记者 朱元冬 通讯员 潘麒宇

本报记者 朱元冬 通讯员 潘麒宇

老龄化是挑战,也是机遇。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持续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初步形成适度普惠、服务精准、多元供给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当前,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正积极围绕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标,持续深入推进养老服务工作。

制度先行,加快建设养老设施

当前,我市养老服务制度框架已基本建成,坚持将完善政策体系作为促进养老服务工作的基础,先后印发了《梧州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文件,明确了政府部门职责,从落实优惠政策等方面逐步建立体制机制,为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

有了政策的加持,作为民生大计的重要方面,养老设施建设就是解决“在哪养”问题的关键。在养老设施建设中,市民政部门落实新建小区配套用房,出台措施加强养老设施供给,推动碧桂园·西江府等4个新建小区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同时因地制宜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提升改造养老设施,逐步完善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万秀区角嘴街道通过改造办公场所建设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对康复医院、老年开放大学等具有服务优势、适宜改造的场所进一步升级改造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为了盘活闲置资源,市民政局变“闲”为宝,通过盘活老旧小区闲置资产推进万秀区三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在低收入群体相对较多且老龄化率达25%的富祥安置房小区,由政府出资租赁闲置资产转换盘活成养老配套设施。

方式多元,提升养老服务能力

当前,万秀区钱鉴社区采取办公用房低偿租赁方式,建设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将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老年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等项目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微利可图、良性运营,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充实、更舒适。

养老服务模式的多元化,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生活方式的选择。我市引进香港幸福养老集团等4家知名养老服务企业参与运营管理,并培育一批本土成长型的中医特色养老服务机构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1+N”连锁运营。此外,市民政局还积极落实资金奖补政策,通过开展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百分制行动,对服务质量优秀的养老机构以奖代补分别给予3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补贴,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积极性。

有了多元的方式,养老还需要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解决居家照护刚需和提升养老质量。在个性化服务方面,我市通过村(社区)入户摸底,民政审核确认的模式,开展“一户(人)一案”个性化改造评估,设立用户客服电话及第三方评估,加强质量监督保障,有效提升了家庭床位建设和上门服务的满意度。截至目前,(下转第三版)

--> 2023-11-12 记者 朱元冬 通讯员 潘麒宇 ——我市持续深入推进养老服务工作综述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60902.html 1 为老年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