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今年以来,苍梧县将深入推进“扫黄打非”工作作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抓手,在强化组织领导、宣传教育、监督检查、区域联防上持续用力,扎实推进“扫黄打非”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全力打造绿色生态的“山水田园茶城”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文化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做到责任落实到位。苍梧县创新构建“1+19+9+N”领导工作机制,明确处级领导联系具体镇(村、社区),全面推行县、镇、村(社区)、小组、个人层级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扫黄打非”督导考核机制,实现“扫黄打非”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实现了基层“扫黄打非”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落实。今年以来,该县组织召开县“扫黄打非”工作会议、举办“护苗”工作专题活动等100多场次,建立完善9个镇工作站、146个村(社区)工作点、2个中小学“扫黄打非”护苗工作站、1个快递“扫黄打非”工作站示范点组织架构。
坚持宣传引导,做到氛围营造到位。苍梧县统筹19个成员单位和9个乡镇,整合线上线下平台资源,依托县融媒体中心“中央厨房”的内容生产,工作站与乡镇各业务部门一起策划,融入苍梧特色“六堡茶”“采茶剧”“诗词文化”等元素,广泛发动村级干部进行“扫黄打非”,扩大宣传范围;通过深入基层散发宣传单、现场解答等形式,开展“扫黄打非”法治宣传教育,开展专项行动,到9个乡镇举办基层宣传志愿者服务活动,有效落实“护苗”“扫黄打非”进校园。
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做到育人环境净化到位。苍梧县严把出版物进校园的关口,杜绝各类侵权盗版教材教辅和其他制品流入校园。每学期开学前后,该县组织教育局、各中小学积极配合宣传、文广体旅、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及时清查校园周边图书、音像店和流动摊点销售盗版图书、教材、教辅及音像制品行为,特别是销售淫秽色情出版物等非法行为,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建立两地“六联”机制,做到新格局构建到位。从2021年开始苍梧县与广东封开县每年签订“扫黄打非”联建联防联治协作协议书,开展跨省“扫黄打非”暨文化领域交流合作,进一步推进两地“扫黄打非”区域联防、阵地联建、宣传联动、市场联治、信息联享、案件联查等“六联机制”建设,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扫黄打非”治理共同体。
(廖伟 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