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小华 通讯员 江永录 莫遥)近日,走进蒙山县西河镇古排村养蚕大户徐启成的蚕室内,蚕宝宝蠕动着娇小的身躯,啃噬桑叶,养蚕工人忙着把桑叶轻轻覆盖在三龄蚕身上。2022年,徐启成用自己的果地和承包别人的园地扩种了20亩桑园,盖起一间2500多平方米的专业大蚕房。
“蚕室通过实行机械化、智能化养蚕,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目前一张蚕种产的蚕茧最高达到60公斤。”徐启成表示,今年已养了3批蚕,收入8万多元。徐启成利用自己成熟的种桑养蚕技能,带动全村200多户农民群众走上种桑养蚕的致富路,从业人数达到1000多人。目前,在徐启成这样的“土专家”“田秀才”的带动下,蒙山县蚕农种桑养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蚕桑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近年来,蒙山县积极探索发展“政府投入+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四方联动模式,积极向原料基地延伸,加强技术研发、育种、生产等环节发展,推进蚕桑基地向支撑二三产业发展的转变,实现“工厂式”养殖;开创“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在各乡镇集中不定期进行种桑养蚕标准化技术培训,以合作社、养蚕大户为服务对象,种、养环节进行全程质量把控;大力推广绿色生态养殖新方法、新技术,提高广大养蚕农户的养蚕技术和蚕茧质量,推动蒙山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了提高茧丝绸市场竞争力,蒙山县不断推动茧丝绸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通过生产工艺改革与创新,加强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强茧丝绸产品品牌影响力,实现产品尽产尽销,让茧丝绸企业产值、利润稳步增长,2022年该县茧丝绸加工年产值超过10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该县蚕茧收购均价每公斤达到54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元左右,鲜茧产量2671.76吨,产值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