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财源广进
说话间,众人已来到了商业最为繁华的五坊街。这是一条横街,当时地方建制,以三十家为一坊,有五坊,可见五坊路店铺之盛。此时正值街市最旺的时间,只见一间紧挨一间的商铺已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人声鼎沸。此街商铺经营的行业,以花纱布匹、绫罗绸缎、日用百货、名贵首饰为主。
师爷将众人带到一家布庄,店铺门口的通天招牌写着“广西贡品上品精品布料一应俱全”。走进布庄,只见立柜横柜摆满各式布料。细看标牌写着的各式布品名称,就有葛布、绵绸、苎麻布、棉布、青麻布、青布、经布、蕉布、斑布、凤眼布、土布、吉贝、瑶布、络布、竹布、綀子、木棉布、皮布、壮锦、土锦、手巾、宁峒布、郁林布、长麻布(夏布)、勾芒布、兼丝布、白叠布……
师爷说道:“梧州为广西最大商品集散地,因此梧州商市所售产品,除了本府所产,多数是各地到此集散的商品。此布庄的各式各样布料,都是广西各地运到梧州集散销售的产物。”
“原以为广西乃南蛮之地,不过产些粗麻葛布,想不到竟有如此多的上品精品布料。本官真是见识有限了。”韩雍用手指轻轻拈起一幅薄如蝉翼的花纹布料细看,说道。
“客官对此布有兴趣?”面带笑容的布庄店家走过来问道。
“此布如此精细,何物织成?”韩雍问。
“此是苎麻织成的花,是用南宁左右江溪峒所产苎麻织成,因此地苎麻洁白细薄而长,土人择其尤细长者织子,暑天穿之,特别清凉离汗。”店家面带笑容地答道,手中也拈起一幅花布料,说道,“客官请看,此种花布,一匹长四丈余,而重止数十钱,卷而入小竹筒中,尚有余地,可谓轻薄精细,拿去染各种色彩,尤易着色,这种苎麻细布,就是古人所称的‘筒中黄润’‘筒中细布’。”
“果然是苎麻中的精品。”韩雍点头赞道,一边又拈起另一幅色彩斑斓的布料来看。
“此种布料为瑶斑布,是瑶族人所产。瑶族人以蓝染布为斑,其纹极细。方法是以木板二片,缕成细花,用以夹布,然后溶蜡灌于镂中,再后乃取去木板,将布投于蓝中。布染蓝后,则煮布以去其蜡,因此能染成极细斑花,花色斑斓,十分艳丽。瑶斑布堪称广西布中之精品。”店家说道。
“这幅彩锦十分艳丽夺目,是何处所出?”韩雍指着立柜上挂着的一幅彩锦问道。
“此为壮锦,系柳州府之州县所出。壮人爱彩,凡衣裙巾被之类,莫不取五色绒杂以织布,织成花鸟图案。十分工巧绚丽,壮人十分珍贵爱惜。”店家说。
“看来广西土人的织品中多有精品特产。”韩雍说道。
店家点头微笑道:“客官真是有眼光。诸如梧州府各县出的络布,平乐府各瑶峒出的瑶布,桂林府各州县出的斑布,郁林出的葛布,全州出的凤眼布,义宁出的土布,怀远出的皮布,庆远出的土绢,太平府出的大绵布,怀集出的宁峒布等,皆是广西各地织品特产,本店一应俱全。”
韩雍道:“看来织品、布料之属乃是广西一大产品,应为饷费一大来源,大可挖掘开发。”
知府袁衷说道:“广西纺织业最盛者为苎麻纺织。北宋时广南西路转运使陈尧叟曾提倡种植苎麻,使得苎麻大量推广种植,大大促进广西麻纺业繁荣,且发展速度相当快。”
此时师爷也答上话来:“莫要说苎麻纺织品交易,如今广西各州县都广种麻类。圩市有大量麻类交易,因此,如能再下些力气推广,便是麻类税费,亦能增加不少。”
韩雍说了声:“好计!”便颇为开心地与众人走出了布庄。
过了五坊街,便到了四方井街。因这街内有一口四方水井而得此名。也是条东西直向的横街,街尾与南北走向的小南门外直街正好相接。四方井街有半里多路长,是一条专营饮食的街道。饮食店一家紧挨一家,还有店家门前挂个酒葫芦吸引过客眼球。这些饮食店家除了许多的单层竹棚木屋,还有不少是雕梁画栋两三层的酒楼,这些酒楼或高搭牌楼,或高扬酒旗,或四周拉着从楼顶到地下由小三角彩旗串成的招带。细数这些酒楼的名号,便有“冠云楼”“高升楼”“太白楼”“杏花楼”“醉仙馆”“万香楼”“琼芳楼”“岭南楼”“粤海楼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