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梧州零距离    梧州日报    西江都市报 旧版入口:梧州日报    西江都市报 (2021年10月10日前数字报)





2024年01月03日

校园文创连连“上新”

融入文化情怀深创设品牌形象佳

本报记者 甘沁雨 通讯员 段莎莎 李妮

市第十五中学文创作品将校园风景融入其中。 本报记者 甘沁雨 摄

市第八中学学生用剪纸的艺术形式制作了各式各样表现民族融合的文创作品。 本报记者 甘沁雨 摄

梧州高级中学学生会设计的卡套。 梧州高级中学供图

市第十五中学的校徽内含教学楼、特色罗马柱、校训三种元素。 本报记者 甘沁雨 摄

市第八中学学生设计的校园特色抱枕。 本报记者 甘沁雨 摄

近年来,文创产品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创意设计,深受年轻群体的喜爱。现在,我市不少学校也结合办学特点,通过开设课程、组织社团活动等方式,指导、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制作以校园文化、非遗文化、民族文化等为主的有情怀、有创意的特色文创产品。连日来,记者走进我市部分中学,采访了解校园文创。

老师指导 学生参与

风景明信片、卡通钥匙扣、形象笔袋……市第十五中学的文创作品《印象·十五中》以校园经典景观为主要设计内容。

“这个系列的产品大多为学生日常文具用品,学生们十分受用。”该校美术老师聂斯健介绍,系列产品中尤为特别的是校徽,征集全校师生及家长的设计创意,将该校的教学楼、特色罗马柱、校训等校园文化元素融合起来。这款校徽作为特定款赠送给今年的毕业生,是校园文化传播的一大亮点。

据悉,该校从2018年就开设了本土文化文创作品设计课程,还举办过文创作品讲解会,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给出了很多富有奇思妙想的点子。“学生们的热情推动我们正式开发校园文创,目前已经做了两个版本。2021年版本的产品都是老师设计的,2022年版本的产品在原基础上继续完善设计,并且加入了学生的原创设计。”聂斯健说,文创产品在校园活动上进行义卖,所获收入作为爱心款项。

“每次义卖都会吸引学生们排起长队来购买,还有不少毕业生会找学弟学妹帮代购。”聂斯健笑着说道。

形式多样 打造品牌

梧州高级中学的校园文创产品设计同样以校园景观、学生文具为主。不一样的是,该校文创产品设计、定稿、制作、拍摄、宣传整个过程,均由学生会主导,老师负责把关。

该校学生会主席陈紫嫣告诉记者,学校文创产品有明信片、卡套、口罩、钥匙扣、贴纸、文件夹等等,学生会各个部门成员分工协作,发挥各自特长,共同完成文创产品创设工作。陈紫嫣说:“在文创设计中,我们首先考虑将实用性和展现校园文化内涵结合。”

如今,该校学生会正在设计第二批文创产品,此次的创作主题将融合校园文化与国风元素。该校学生会宣传部成员邵淼滢是主要设计人员之一,谈及灵感来源,她说来自网络上爆火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汲取剧中文物拟人化的手法,将其运用到校园拟人形象设计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文创产品中,丰富产品内涵,打造出属于梧州高级中学独特的校园文化品牌。

依托社团 弘扬文化

市第八中学一直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走进该校和美美术馆,彩绘、陶艺、扎染、书法、剪纸等手工文创产品琳琅满目。

“我们成立了文创中心,致力于开发校园文化、西江流域文化的文创项目。”该校文创中心负责人莫斌源介绍,文创中心以学校三十多个文创社团为依托,通过开设版画、陶艺、书法、粤剧等十多个独具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创社团课程,深挖丰富的地域传统文化内涵,结合我市独有的历史文化元素,开展文创活动。

目前,该校文创中心已开发设计“梧州骑楼”“国赛云峰”“墨影明灯”等十多个系列产品,以富有感染力的色彩、明朗的形象等,创作许多新颖别致的文创作品,形成“禤狮传人”“骑楼风采”“生态环保”等七个文创主题,产品用途也不局限于学生文具,还有抱枕、冰箱贴、陶瓷装饰等。

激发创造 凝聚力量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校园文创作为展示校园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是促进校园文化传播的一大抓手。

梧州高级中学团委副书记彭雯静认为,校园文创产品能体现学校独一无二的教学理念和精神文化。在校园文创产品设计、宣传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艺术素养、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据悉,自梧州高级中学文创产品开售以来,所获利润都会纳入本校爱心基金,帮助困难学子,将爱心传递。“我们还希望‘梧高文创’可以作为传播窗口,和大家讲述‘梧高故事’,让大家了解‘梧高文化’,感受‘梧高精神’。”彭雯静如是说。

市第十五中学副校长卢锐铃也表示,近年来,学校开发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旨在传递本校教育教学理念,对传承校园文化、增强校园凝聚力、提升校园形象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要求高一年级的学生必须加入一个文创社团,参与文创设计与制作,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提升他们的思考、动手能力。”莫斌源说,市第八中学文创中心致力向全校师生以及市民推广本土传统文化,让学生充分了解传统文化、民族智慧、民族精神,让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

--> 2024-01-03 本报记者 甘沁雨 通讯员 段莎莎 李妮 校园文创连连“上新”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64835.html 1 融入文化情怀深创设品牌形象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