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位被抢占看似是小事,引起的连锁反应却不少。充电车位被占直接导致了原本规划建设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出现浪费,使本来就相对不足的充电设施更加紧张,加剧了新能源汽车停车难、充电难等,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长期的车位挤占,还会造成公共资源使用不平等,影响城市综合治理。
笔者建议,要构建良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环境,建立政策法规必不可少,还要完善运营商技术手段,提高车主文明停车意识。要以问题为导向,综合施策,齐抓共管,破解燃油车占充电车位顽疾。
一要立法管理。以法规的刚性约束部分车主停车的随意性,以立法凝聚共识,促进社会文明。
二要利用数智技术手段强化管理。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预防和惩戒抢占新能源车位的行为,如指派专人进行管理、设置警示宣传牌引导、安装门禁道闸等;另一方面利用智能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可安装智能型“桩杆联动”设备,将汽车充电和泊位控制两大核心功能合二为一,有效破解非充电车辆占用充电车位问题,缓解停车矛盾,大幅提升单车位充电效率。
三要加大宣传。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宣传引导,服务群众规范停车,文明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