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4年03月14日

三、文脉久远

看着浔江与桂江在山脚下汇合成西江,更加波澜壮阔,滚滚东流。梧州府城周围,群山如海,千山万峰,汹涌起伏,夹着西江,往广东方向奔涌而下。韩雍觉得立于此处,可尽观岭南风云,遥制两粤,更觉豪情万丈,热血奔涌,随即对袁衷说道:“就在此处立一亭子,以后可不时到此 赏梧郡景色,看南天风云。”

袁衷道:“下官遵命。还请韩公为此亭取名。”

韩雍轻捋颔下胡须,举目远眺,踌躇满志,说道:“就叫‘控粤亭’吧。”

“控粤亭,有气魄!”府学教授忍不住抢先赞道。

“开府梧州,遥控东西两粤,可见韩公之策略与胸怀也。”袁衷说对了韩雍的真正想法。

韩雍不禁微笑着点点头,说道:“这亭子周围可立些碑石,刻些诗文,供游者观赏。”

“也就是韩公方才说的,在这山上留些游迹给后来者,方不虚此行也。”袁衷说道。

韩雍仰天大笑道:“知我者,袁知府也!”

正在此时,桂江对岸忽然传来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韩雍看过去,只见桂江东岸,梧州府城北门外一座山冈靠江边的山麓下,一间临江的古庙前面,烟雾弥漫,鞭炮声便是从那里传来的。

“这放鞭炮的是何庙?”韩雍问。

“此是龙母庙。”袁衷答道,接着便给韩雍大略说了一遍梧州龙母庙的来由。

梧州龙母庙位于梧州府城北的桂江东岸。这座庙始建于北宋初年,依山面水,建有牌坊、前殿、后宫、行宫、角亭等。龙母庙山门壮丽,殿宇宏伟,雕梁画栋,高古典雅,整日香烟缭绕,香客如云。

传说龙母姓温,是广西梧州府藤县水东街孝通坊人,后来逝于广东悦城。龙母生于周赧王二十五年(前290年)农历五月初八,逝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有一天,温氏在溪边拾得一只大石蛋,细心养护下,里面生出五条小龙,长大后便放归西江。从此,人们把温氏称作龙母。龙母在西江流域做了很多造福于民的好事,带领大家耕织渔牧,整治水患,执仗护航,惩恶扬善,治病救人,乐善好施,普济苍生。

龙母去世后,两广百姓把她当作能救苦救难、普济苍生的神仙来祭拜,历代皇帝都有敕封:秦皇嬴政敬书“秦龙母永世留芳”,汉高祖刘邦敬书“温氏程溪夫人永载史册”,汉武帝敬书“秦龙母女娲氏之再生”,唐太宗李世民封温氏娘娘为“永安夫人”,宋太祖赵匡胤封“温氏娘娘永济夫人”明太祖朱元璋封温氏娘娘为“永宁夫人”。

西江流域一带建有不少龙母庙,当地的百姓凡遇大小事情都习惯到龙母庙祭拜。广东德庆悦城和广西的梧州、藤县的龙母庙,在龙母信众中最负盛名。西江航行的船只,遇龙母诞期,航至龙母庙三里之内,不分日夜,必鸣笛或打锣,烧香点烛,遥向庙前致拜。航行到庙前河面,即停船上岸入庙参拜,献香俸烛。

每年农历五月初八龙母诞辰和农历八月十五龙母升仙日是龙母庙的传统纪念日,也是龙母庙最热闹的时候。此时,梧州龙母庙里张灯结彩,庙内庙外人山人海,河里泊满上下游来朝拜大小船只,鞭炮声、戏班锣鼓声响成一片,热闹非常。这一日龙母庙通宵达旦开放,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争先恐后来朝拜、上香、祈福、求子嗣、求平安等。

“方才的鞭炮声,看来是桂江上游来的几艘大船闯过了险滩危礁,经过龙母庙时,特放鞭炮感谢龙母娘娘的庇佑。”袁衷指着桂江上游正在徐徐驶入梧州府城对开江面的几艘大船说道。

“哦,龙母乃一方神圣,且得到各朝皇帝天子的册封,我朝太祖皇帝也册封其为‘永宁夫人’,实冀望其保一方平安也。我等地方长官,对龙母不可不敬也。”韩雍说罢,率众人下山,乘船返回桂江东岸,到龙母庙祭拜。

韩雍率众人来到龙母庙中,虔诚祭拜龙母,请其大力辅佑,保一方平安。

从龙母庙出来后,韩雍对袁衷说,经数月考察,梧州确是扼两广之咽喉、汇两广之财源的兵家要地,且文脉久远,民众教化得早,又有各方神圣佐佑,两广军政首脑开府于梧州,便可遥控两粤,岭南长治久安之经久大计可施矣! (42)

--> 2024-03-14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69814.html 1 三、文脉久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