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4年03月21日

善德传家

恋花蝶

我家老房子的厅堂内挂着四个苍劲有力、笔酣墨饱的大楷书法匾幅——“善德传家”,据说这是清朝时先祖花两担谷子请镇里一位举人写的。先祖不但中意这字体,更欣赏字里的内涵,全家老少每天出入一抬头就能看到这条家训。

先祖非常看重“善德”二字。祖父临终前,把儿孙们都叫到床前,用颤抖的手指着厅堂中这个牌匾。大伙都明白祖父的心意,纷纷承诺:永记家训,不忘“善德”。祖父这才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祖父走后,父亲作为家中长房,传承了“善德传家”的家训。父亲说,先祖把这条家训写在厅堂中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一种承诺。

父亲是普通农民,与人为善、积德行善是他为人处世和教育后人的根本。记得那时父亲年富力强,经常帮助村中一些劳动力少的人家挑水、打柴,或建筑房子。我曾非常不满,自己家那么多工作还没做好,为什么还要帮助别人?父亲回答:“他们劳动力少,年老体弱,我不帮他们谁帮他们?”多少年后,我才深切体会到父亲蕴涵在平凡之中的高尚品德。

在前辈们善德行为的潜移默化下,我也秉承了这一家训理念。“百善孝为先”,我就从善德做起。母亲六十多岁因脑血栓动了手术,生活无法自理,一直由我们共同照顾。每天晨起,我就帮助母亲洗脸擦手,打扫房间,保证母亲每天干净清爽。每顿在全家人吃饭之前,我必将做好的饭菜先送至母亲房间,让其先吃。虽然我兄弟姐妹众多,但几十年来,我从未有过将照顾母亲的责任推让由其他弟弟妹妹照顾的想法。

“善德传家”可使家族昌盛,社会和谐。“善德传家”是我们家代代相传的家训,祖父和父亲言传身教,亲身示范,将这一优良价值观传递给我们,我们会努力把这条家训继续传下去。

--> 2024-03-21 恋花蝶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70322.html 1 善德传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