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纷纷雨落,我漫步在如烟的柳色之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脉动。这场春雨不仅滋润了大地上的万物,也滋润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感。此时,柳树嫩叶初绽,蒙蒙细雨,变幻似雾,带来了淡淡的哀愁和深深的思念。它如同时光的使者,提醒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去追忆那些曾经陪伴我们走过风雨的亲人和友人。
我撑起多年前去外地旅游时买的油纸伞,走进了这片如烟的柳色之中。细雨打在伞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与远处传来的鸟鸣交织成一首春日的交响曲。我沿着小径漫步,每一步都踏在湿润的泥土上,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
路旁,一片嫩绿的草地吸引了我的目光。那些小草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它们似乎在用尽全力向上生长,想要拥抱这温暖的春天。我蹲下身来,轻轻抚摸着一株小草,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我想起老家的青石板路、斑驳的墙壁,还有那一株株嫩绿的柳树。柳枝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而我,则站在时光的河流边,思绪万千,小时候清明扫墓的景象历历在目。
小时候,清明节扫墓时的供品比较单一,很少有糖果糕点等供品。母亲就会想办法,做些饭团当作供品。当时做饭团,可没有现在那么丰富的配料,就完全是米饭。母亲会煮一点粳米饭,待煮熟后,倒在一只簸箕上,晾凉,然后用手把米饭揉搓成圆圆的一团。我在旁边看着,觉得那么简单,我也会,也想帮做饭团。我刚想动手,却被母亲狠狠瞪了一眼,打开我的手,严厉地说:“洗干净手再来!”我不明白平时慈祥的母亲为什么会突然变得这么凶,有点委屈巴巴的,不想去洗手。母亲看我委屈的样子,就笑着说:“这是供祖先神灵享用的,要弄干净些,否则就是对神灵不敬。”我听了,有点懵懂,也有点害怕,急忙去洗手。
我用稚嫩的双手,抓起一把米饭,学着母亲的样子,把米饭上下左右搓一下,就搓出一只圆圆的饭团。我把它摆放在母亲做的饭团旁边,看着比较满意,有点沾沾自喜。可母亲却有点嫌弃,说我做得太儿戏了。母亲拿起我做的饭团,轻轻一碰,就散开了。我的脸瞬间红了,不好意思地看着母亲。母亲加多点米饭,把饭团重新揉搓,一只结实圆滑的饭团就做好了。母亲说:“你不能光看表面,要懂得方法。做饭团不难,难的是要有一颗虔敬的心。”
饭团做好后,就是去扫墓了。我跟着母亲走在山间地头,感受春天的气息。在每一座先人的坟前,母亲都仔细按规定的流程一步步做到位,虔诚认真,绝不随意应付,我也深受感染。那时候,附近的小孩子会到坟地周围守着,讨点饭团吃。母亲也不吝啬,会拿一点分给他们。
如今,母亲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她的音容笑貌却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在这个清明节,我再次来到那片熟悉的山野,站在母亲的墓前,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
我轻轻抚摸着墓碑上的文字,仿佛能够感受到母亲的存在。我想象着她正站在我的身旁,微笑着看着我,仿佛在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学会坚强和独立。”我深知,这只是一种幻想,但它却给了我无尽的温暖和力量。
柳枝为笔,春雨为墨,我在这个清明节,用心灵书写着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我相信,这份情感会化作一股力量,让我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勇敢和坚强。同时,我也会将这份情感传递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意义。让它们成为我生命中的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指引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无论生活如何变迁,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