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积月累的劳动往往会给人的双手增加很大负担,双手麻木、疼痛是不少人经常出现的不适症状。腕管综合征便是引起双手麻木的常见疾病之一。
正中神经的损伤是引起腕管综合征的根源,它是主要支配上肢感觉及运动的神经之一,该神经在经过手腕受到压迫时,就会出现手掌、手指、手腕疼痛以及麻木、手指活动不灵活等症状,即出现腕管综合征。
病 因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手部神经病变疾病,病因主要与手部过度使用有关,尤其是过度使用手腕、手部的肌肉,长时间进行重复性、单调性动作,如键盘打字、使用手机、乐器演奏、炒菜、双手持物等。腕部的损伤及炎症性疾病也是常见的病因,如腕部的骨折、腕骨脱位、创伤后的关节炎(骨赘)、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细菌感染等,常发生于30至60岁人群,女性较男性多发,年龄的增长、肥胖、吸烟、工作中伴有震动等,均为腕管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症状及其进展
疼痛及麻木是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的症状。手指麻木、疼痛症状会出现在手掌桡侧三指半(即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的一半),小指不出现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腕管综合征的早期症状比较轻微,可能只是手指的轻微麻木和刺痛感。这类患者做一些手部或腕部的活动即可缓解,例如甩手、手指屈伸活动。或者停止双手长期劳作的工作,休息数日,症状就会缓解,但往往症状轻微就是该病早期容易被忽视的原因。
随着疾病的进展,手部的麻木及疼痛症状会逐渐加重,日常自行缓解困难,部分患者会因为手部出现刺痛、麻木感觉而无法入睡,或者入睡后因上述症状痛醒。症状加重后,通过手部、腕部的活动缓解症状变得困难,或者停止工作休息时间较长才能缓解症状。
症状再进一步加重,就会出现手部的肌肉萎缩及功能障碍。手部的肌肉萎缩会出现在手掌,手掌鱼际肌萎缩就会出现手部功能障碍,表现为手部持物困难、无力。多数患者按压或者叩击手腕掌侧,会出现上述部位的麻木及疼痛加重,部分患者极度屈腕60秒会出现手麻木及疼痛加重。
诊断和治疗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患肢症状,当出现典型肢体症状的时候,有经验的骨科医生从症状就能诊断明确,但也需要借助一些检查,去评估疾病的轻重程度或者鉴别其他疾病,如肌电图、X线检查、核磁共振检查。
严重的腕管综合征会影响手部功能,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医生针对不同病情和个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疾病的早期,积极除去致病因素可以得到很好的疗效。例如长期手部工作劳动者,应减少长时间单调及重复的手部工作;炎症性疾病患者(如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积极控制原发疾病。
当症状进一步加重时,局部的理疗如外敷药物、针灸、局部封闭等,往往能取得一定的效果,部分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并积极祛除病因后,可长期缓解症状,但局限于在疾病尚未出现肌肉萎缩、手指活动受限等严重症状时。
在疾病晚期,麻木或疼痛症状已引起较为严重的睡眠障碍,或者症状严重到已出现肢体肌肉萎缩、手指活动受限的时候,就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原理就是切开手腕部卡压神经的腕横韧带并松解正中神经。手术治疗并不会引起手腕及手指的功能障碍,部分患者手术后疼痛及麻木症状在短期内就会开始缓解,但是肌肉萎缩及手指活动受限症状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康复治疗才能好转;部分严重神经损伤的患者会遗留长期后遗症,即手术治疗后肌肉萎缩及手指活动受限症状长期存在。积极的术后康复治疗,如配合功能锻炼、针灸、高压氧、药物等促进神经恢复的治疗,可大大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肢体功能。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疾病,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很多患者双手一起发病,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是保护手部功能的有效手段。但其他疾病同样会引起肢体麻木、疼痛、活动障碍症状,常见的如中风、颈椎病均可能表现为手部麻木、活动受限,在出现症状时应及早就医,有助于及早诊治。
(梧州市工人医院 岑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