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是身体内存在的一种物质,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在作为能量供应、代谢调节及组成辅酶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嘌呤是有机化合物,无色结晶,在人体内嘌呤氧化而变成尿酸。嘌呤的来源分为内源性嘌呤和外源性嘌呤,内源性嘌呤80%来自核酸的氧化分解,外源性嘌呤主要来自食物摄取,占总嘌呤的20%,尿酸在人体内没有什么生理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体内产生的尿酸,三分之二由肾脏排出,余下的三分之一从肠道排出。体内尿酸是不断地生成和排泄的,因此它在血液中维持一定的浓度。
正常人每升血中所含的尿酸,男性为0.42毫摩尔/升以下,女性则不超过0.357毫摩尔/升。在嘌呤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有多种酶的参与,由于酶的先天性异常或某些尚未明确的因素,代谢发生紊乱,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成了引起痛风的祸根。痛风会引起关节肿大。
在饮食中要注意什么
限制高嘌呤食物,如肝脏、肾、胰、脑等动物脏器以及浓肉汤、鸡汤、肉浸膏、沙丁鱼、鱼子等。或采用去嘌呤措施,对含嘌呤高的食品,食用时先加水煮炖,弃汤食之。植物性食物中,全谷、干豆、菜花、菠菜等也含一定量嘌呤,也要适当限制。
限制总热能。一般情况下痛风患者均较胖,故应限制总热能摄入,控制肥胖。
限制脂肪摄入,因为脂肪能阻止肾脏对尿酸的排泄。
限制蛋白质,以每日每公斤体重1克蛋白质为宜,病情重时可限制在0.8克以内,且以植物蛋白为主,而牛奶、鸡蛋因无细胞核,嘌呤含量低,可随意选用。
大量提供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等,使组织中沉积的尿酸盐溶解。
多吃碱性食品,如蔬菜、水果、矿泉水等,因为碱性环境中尿酸盐易溶解,在酸性条件下易结晶。
禁用能使神经系统兴奋的食物,如浓茶、咖啡、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等。
嘌呤食物的划分
根据食物中嘌呤的含量,可将食物分为低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小于25毫克)、中等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25至150毫克)和高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150至1000毫克)三类。
嘌呤含量少或不含嘌呤的食物
精白米、玉米、精白面包、馒头、面条、通心粉、苏打饼干、卷心菜、胡萝卜、芹菜、黄瓜、茄子、甘蓝、莴苣、南瓜、西红柿、萝卜、山芋、土豆、泡菜、咸菜、龙眼、各种蛋类、牛奶、炼乳、酸奶、麦乳精、各种水果及干果类、糖果、各种饮料包括汽水、茶、巧克力、咖啡、可可等,各种油脂、杏仁、核桃、果酱等。
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黄豆、扁豆、紫菜、香菇、酵母粉、各类酒类(尤其啤酒)、鱼类(鱼皮、鱼卵、鱼干及沙丁鱼、凤尾鱼等海鱼)、贝壳类、虾类,家禽家畜的肝、肠、心、肚与胃、肾、肺、脑、胰等内脏,肉脯、浓肉汁、肉馅等。
痛风患者尽量不要喝软饮料
饮料中的甜味部分来自于富含果糖的玉米糖浆,调查发现,大量摄入果糖对血尿酸的影响类同于红肉等高嘌呤食物;富含果糖的甜饮料,能显著增加血尿酸水平。
原因可能与果糖增加尿酸生成有关,同时果糖加重脂肪堆积,增加胰岛素抵抗,减少肾尿酸排泄,两者互补促进血尿酸水平增高。所以痛风患者除了强调限制嘌呤摄入外,也要注意果糖摄入,否则达不到减少痛风发作的目的。每天人为增加果糖的摄入,对病情无疑是雪上加霜,短时间内痛风复发也就不难理解了。另外,要注意的是,碳水化合物是传统低嘌呤饮食的主要成分,其中就包含很多富含果糖的食品。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含糖饮料,果糖含量高的水果如苹果、梨、葡萄、石榴等也要限量。
痛风患者应当坚持食用能降低尿酸的食物,不提倡坚持低嘌呤饮食,因为长期低嘌呤饮食会造成营养不良,降低生活质量。但具体的做法应当遵循医嘱,并视个人病情而定。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陈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