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4年04月10日

■ 梧州历代诗词鉴赏

真切深婉天然清新

——唐朝张籍《送梧州王使君》赏析

周 云

周 云

送梧州王使君

(唐)张籍

楚江亭上秋风起,

看发苍梧太守船。

千里同行从此别,

相逢又隔几多年。

——选自《梧州历代诗词选》

张籍(约公元767年—公元830年),字文昌,唐代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贞元登进士第,初为太常寺太祝。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改国子助教,迁秘书郎。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因韩愈荐为国子博士,次年迁水部员外郎,后又曾为主客郎中。唐文宗二年(公元828年)任国子司业,终于此官。其诗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其所作乐府诗,同情人民疾苦,为白居易等人推重,有《张司业集》。

诗题《送梧州王使君》,在唐代,“使君”是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说明这首七言绝句是写给梧州郡的长官王使君的送别诗。

起句“楚江亭上秋风起”,句中的楚江亭,指楚地一处江边的亭子。这句是说楚地江边的亭子上吹起了秋风。在这一句中,诗人点明了离别之时的地点与时间。在一个秋风萧瑟的秋天,诗人与王使君在楚地江边的十里长亭饯别。浩渺的江水奔流不息,萧瑟的秋风侵入肌骨,这些都增添了诗人心中的离愁别绪,为后文作铺垫。

承句“看发苍梧太守船”,句中的“苍梧”指今广西梧州市。这句是说我目送着王使君乘船前往梧州。王使君是梧州的州郡长官,苍梧是他的目的地,所以诗人以“太守”点出王使君的身份。两人在楚江边的长亭中话别之后,就要各奔东西之际,诗人只能目送着王使君登舟南下,一个“看”字写出了诗人的无奈与不舍。

转句“千里同行从此别”,这句是说诗人和王使君一起同行千里,却在此际分别。在这一句中,诗人的笔触一转,由眼前的离别想到了过往。从“千里同行”可知,原来诗人和王使君都是客游天涯之人,两人一路相伴,千里同行,一起品尝旅途中的甘甜苦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今就要歧路而别了,怎叫人不伤感?

合句“相逢又隔几多年”,这句是说到下次相逢又不知道要过多少年。因为不舍离别,于是,诗人在离别之际想到了相逢,但“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如参商星座一样分散,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怎么可能想什么时候相逢就什么时候相逢呢?看来,相逢只能靠运气,不能凭计划了,想到这里,诗人却才真切感悟到相逢希望的渺茫。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明白晓畅,其中蕴含的情感却百折千回。

全诗借景抒情,有感而发,真切深婉,天然清新,艺术手法娴熟。

--> 2024-04-10 周 云 ——唐朝张籍《送梧州王使君》赏析 ■ 梧州历代诗词鉴赏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71714.html 1 真切深婉天然清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