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4年04月10日

久咳不愈,中医“同病异治”巧应对

专家介绍,对于百日咳,中医治疗具有“同病异治”“个体化治疗”等特点和优势,严重的百日咳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能够更快得到恢复。

“百日咳又被中医称为‘顿咳’‘鹭鸶咳’‘疫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周继朴说,在中医看来,百日咳的核心病机为外感时疫,内蕴伏痰,时邪与伏痰搏结,阻遏气道,肺气上逆而为病。因此,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泻肺清热,化痰降逆,临床分为初咳期、痉咳期、恢复期三期论治,多用中药汤剂治疗。

周继朴介绍,百日咳初咳期症状类似感冒,常用解表宣肺止咳药物;痉咳期症状主要为痉挛性咳嗽,即连续咳嗽不止并伴有鸡鸣样回音,此时痰热或痰火病因更为突出,常用清热化痰、解痉降逆药物,如清肺热的黄芩、桑白皮、地骨皮,降气的苏子、葶苈子;恢复期则常用养阴润肺药物,如沙参、麦冬。

“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具有‘同病异治’的特点,能够根据各人的不同体质实现个体化治疗。”周继朴说,百日咳病程可达2至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经过治疗大部分患者1个月左右就可痊愈。当出现痉挛性咳嗽时,患者应及时就医以防加重甚至产生百日咳肺炎、百日咳脑病等并发症;病情严重时,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让患者更快恢复。

专家提醒,预防百日咳重在维持身体免疫力不降低,例如,在季节变化时合理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注意手卫生、居室通风,在传染性病原体较多的环境里注意清洗鼻腔,在人员密集的地方佩戴口罩。老人和孩子尤其要注意饮食有节,避免内热加重招致外感。

(据新华社 记者 田晓航)

--> 2024-04-10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71722.html 1 久咳不愈,中医“同病异治”巧应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