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4年04月10日

注意预防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梧州市工人医院 吴霖)

最近在一些媒体上频繁出现“经济舱综合征”这个词。这是对“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最早的称呼。主要是因为当时发现一部分发生猝死的人,都坐过飞机的经济舱进行长途旅行。但最后证实猝死的原因是因“肺动脉血栓栓塞”所致。肺动脉血栓栓塞(PTE)是肺动脉栓塞(PE)最主要、最常见的种类。

病因

肺动脉血栓栓塞主要由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所致。久坐少动、下肢骨折、长期卧床、静脉曲张和静脉输用高渗葡萄糖液及某些避孕药物等,均可使下肢深静脉血流减慢、血液淤滞,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当剧烈活动或用力排便时,静脉内压剧增,致使血栓脱落,经下腔静脉、右心房到右心室,再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栓塞。

临床表现

肺动脉血栓栓塞的症状多种多样,均缺乏特异性。常见症状有: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及气促,尤以活动后明显;胸痛,包括胸膜炎性胸痛或心绞痛样疼痛;晕厥,可为肺血栓栓塞症的唯一或首发症状;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咯血,常为少量咯血;咳嗽、心悸等。

各病例可出现以上症状的不同组合。临床上有时出现所谓“三联征”,即同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但仅见于约20%的患者。

诊断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首先,医生会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患者是否出现突发的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咳嗽等典型症状,以及这些症状持续的时间和严重程度。

其次,血浆D-二聚体检测是一种常用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其水平升高通常提示体内存在血栓形成。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轻微的或早期的栓塞可能不会引起D-二聚体的明显升高。

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是确诊肺动脉血栓栓塞的首选方法,它能直接显示肺动脉内的血栓及其部位、范围、程度等,对于患者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如超声心动图、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等,也能为PTE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首要的是保持卧床休息,并避免过度屈曲下肢,以防血栓脱落造成新的栓塞。同时,要确保大便的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导致腹压增加。对于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还应严密观察其呼吸、心率、血压、心电图及血气的变化。

呼吸循环支持治疗:针对缺氧的病人,根据其缺氧的程度,可选择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无创通气等方式治疗,严重者甚至需插管进行有创的呼吸支持。

抗凝治疗:这是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重要治疗手段。抗凝药物可以防止血栓增大,阻止新血栓形成,并通过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使已经存在的血栓缩小甚至溶解。抗凝治疗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具体时长需遵医嘱执行。

溶栓治疗:溶栓药物可以迅速溶解血栓,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右心室功能,进而降低死亡率。但溶栓治疗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因此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手术治疗: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溶栓治疗失败或存在溶栓禁忌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外科血栓清除术、经皮导管介入治疗以及静脉滤器的植入等。但手术治疗风险较大,需要谨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条件。

需要强调的是,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并严格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措施。

预防方法

基本预防:戒烟和戒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机械预防:对于有下肢静脉曲张或经常久坐的人群,可以使用加压弹力袜、静脉足泵等物品,帮助改善下肢静脉血液流动。

药物预防:对于手术前后或存在其他血栓形成风险的人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凝剂来预防血栓的形成。

旅行时预防:在长途旅行尤其是乘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时,建议多喝水、避免长时间久坐,并适当活动脚踝和腿部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导致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疾病或病理状态,也是预防该疾病的重要手段。 (梧州市工人医院 吴霖)

--> 2024-04-10 (梧州市工人医院 吴霖)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71725.html 1 注意预防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