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4年04月21日

泥潭田的耕垦

梁远成

看到别人春耕劳作,我又回想人工耕垦的当年。其中,泥潭田的耕垦让我刻骨铭心。

我家乡村里的稻田,有村边的浅田,村里人称之垌面田;也有在山冲峡谷里的田,村里人称之山冲田。山冲田多是泥潭田。泥潭田即深田的别名,其深,有的用长竹篙也探不到底。由于其泥潭性质,容易造成肥料散失,故而施肥效果不大,没有多少肥料作用到农作物上,因而这种田也是瘦田,农作物产量不高。我家有一分多这样的泥潭田,耕垦可是令人皱眉的事。

水田多是种稻谷,一年种两次,故此泥潭田一年至少有两次耕垦。春耕时,田是比较荒的,因为经历整整一个冬季。

我十岁出头那时,也要随父母下深田锻炼耕垦。那时虽然还有牛,但是,牛是下不去的,因为牛太笨重,所以只能全程人工耕垦。

田虽深,但只要掌握技巧,是不会没进去的。技巧就是倾斜着身子,且不在一个位置折腾太久,而要尽快移动位置。那些被踩下去的草根和稻秆也还可以用作脚垫子。再就是借助于锄头,锄头往前一锄,借力一带,人又平衡且可以往上往左往右移动了。所以,大人下田,泥土多是没到大腿根,小孩子下去,也是没到大腿根。

由于泥土比较松软稀烂,锄草不怎么吃力,把草一踩就踩到下面深处了。所以,难中也有易。

我把裤腿撸起折到大腿根,还是避免不了裤子碰触泥土,从而被泥巴弄脏。有时,由于腿脚不便使力,我干脆用双手把草翻起搓按到泥里。有时挪动需要,我也用双手叉到田里像乌龟那样爬行。所以,到收工回家时,我的衣服基本上都是泥巴。

虽然泥潭田耕垦难,仅有一分多,又是瘦田,一次收成只有半担谷(垌面田一分田一担谷),但是,我家没有把它丢荒,依然年年正常耕种。其他人家也一样。后来,这冲里的泥潭田被人包下蓄水养鱼,成了大鱼塘,一直到今天。 (梁远成)

--> 2024-04-21 梁远成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72386.html 1 泥潭田的耕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