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4年04月21日

五、总督两广

三总府相互为邻,勾连错落,府内及周围还广建厅堂楼阁,亭台轩榭,整个建筑群雄伟堂皇,规制宏大。

总督府建在摩天岭顶部,为城内最高点。坐北朝南,周边围着高墙,正前方为大门,再进为仪门,大门、仪门各三楹,门内左右各为耳房。府中建正堂、后堂各五楹,堂之后为穿廊,又后为敕书楼,堂之东有瑞芝轩,西北为友清堂,东北为燕喜堂,楼之后为退食堂,皆五楹。大门之前立有牌坊,南曰“节制两藩”,东曰“岭海肃清”,西曰“民物康阜”。右为火药局,左为赏功所,又有中军厅官房,规制最为雄伟。

总兵府紧靠总督府西面,正堂后堂各五楹,穿廊一条,左右耳房,东西厢房、椽房各十间,仪门、大门各三楹。堂东为筹边亭,西为餐秀亭,下有小池,前为好我堂三楹。门外有坊,南曰“扬威百粤”,北曰“节制三军”。

总镇府在总督府东南面,正堂五楹,后堂五楹,穿廊一楹,左右耳房二间,东西椽房十间,仪门三楹,大门五楹,高墙围绕,三司厅、府县厅各五间,大门前立有牌坊曰“威镇两广”。

三府会政厅为总督、总兵、总镇三府会同节制号令之所,又称总府,在总督府前的东南面,高墙围绕,正堂五楹,后为穿廊,又后为同心亭,左右各有耳房,二堂之前东西厢房各五间,左为开府碑亭,右为题名碑亭。仪门三楹,左为三司厅,大门三楹,将旗台在仪门内之东门之前,立有牌坊曰“揆文奋武”。

为了方便指挥,韩雍还在总府附近建了坐营司和浔梧参将府。

坐营司在总督府东面,正堂后堂各三间,穿廊一间,翼以耳房、廊房,大门三间,都司或指挥使一员居之,统领班军及目兵。

参将府在总督府左边,正堂后堂各三间,穿廊一间,翼以耳房,仪门三间,西出为大门,浔梧参将居之。

总府各项工程全部落成,韩雍便选定五月十八日在规制最为雄大的总督府举行开府仪式。

这天一大早,大批官员便来到府门前静候。这些官员有广东、广西三司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的长官为首的各级文职官员,有两广的副总兵、参将、都指挥及下属的各级武职将领,还有各府州的土官及土兵头目。文武官员人人都穿戴整齐。文官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腰系官带,脚踏官靴;武官盔甲整齐,带着弓箭和宝剑。

这天,总督府门前的大旗墩上,立着三支数丈高的大旗杆,每支旗杆上悬着一幅旗幡,三支旗幡从左到右依次上书“两广总镇陈”“两广总督兼巡抚韩”“两广总兵官陈”。

大门外,插着新制飞虎门旗。大门内,经仪门到大堂的青石板甬道,两边也插着许多五行旗和二十八宿旗。

韩雍专门将总督大营的几十门铜鼓移到总督府,由大门口一直摆到大堂的台阶前。在总督府大门前的鼓架上,还放着一面大藤鼓。这是韩雍征大藤峡时,将斩断的大藤截下三段,做了三面大藤鼓,一面立在总督府门前,一面立在总兵府门前,一面在总镇府门前,既彰显其征剿之功,又用以震慑反抗的民众。每当敲击藤鼓时,在沉重的鼓声中,会有一股强烈的辛辣之气逼人而来。

吉时到,只听得三声炮响,紧闭的总督府大门徐徐打开。门外文武众官赶紧整好衣冠,按品级高低、文左武右两边排好,准备进门。

再三声炮响,号角之声从府内响起,众卫士如雷的传呼之声由里往外传出,众官便开始排列整齐鱼贯而入。此时,甬道两边的数十面铜鼓同时敲响,鼓声从摩天岭上传来,不但梧州城内外为之震撼,而且传过西江、浔江、桂江对岸,山鸣谷应,震天动地。

众官徐徐行至总督府大堂的台阶前,鼓声便停了下来。待到大堂内走出一名中军官员大声叫道:“众官参见镇守大臣—— ”于是众官才按文左武右排列整齐进入大堂。

此时大堂内的楠木大案后,并排坐着三位两广镇守重臣,由左到右依次是两广总镇太监陈瑄、两广总督兼巡抚右都御史韩雍、两广总兵官征蛮将军平江伯陈锐。三名重臣穿着官服,面色庄重地端坐着。

“行参见大礼—— ”中军校官高声呼叫道。

于是众官员按品级高低,先后一一上前向三位镇守大臣行礼并报上官职名号,然后按文左武右站到两边垂手肃立。

众官员行礼完毕,韩雍与总兵陈锐走到公案前带领众人向北跪下,由太监陈瑄站着向大家宣读皇帝将两广总府开府梧州的敕旨。 (57)

--> 2024-04-21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72388.html 1 五、总督两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