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初夏时节,走进藤县平福乡桃花矿区,映入眼帘的是熠熠生辉的太阳能光伏板。
近年来,平福乡认真抓好桃花矿区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将“绿色、红色、金色”的发展理念融入矿区生态整治和文旅融合发展上来,把工矿小镇变成时光小镇,让曾经的矿区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做好“红色”文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平福乡坚持党建引领,采用“党建+网格,党员+网格员”模式,把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有机融合,通过乡党委牵头,平福社区党支部和桃花村党总支部签订结对共建协议书,破解平福社区党支部离桃花矿区距离较远、管理不便的问题,每月定期召开共建会议,共商矿区发展大计。同时,利用开展党员干部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行动和“党员志愿者服务日”等活动,组织40余名乡村组干部、网格员、青年志愿者对矿区176名居民开展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情、排查矛盾隐患,倾听群众诉求。
做好“绿色”文章,将绿色发展理念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桃花矿区曾产金矿,辉煌时期,这里日夜机器轰隆,高山峡谷不分昼夜,炮声不断。随着金矿开采资源枯竭,平福乡积极配合做好废旧矿区综合治理与桃花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工作。项目并网发电后,平福乡多次与建设单位在桃花村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创新政企合作党建工作载体,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力争将光伏与风力发电产业打造成为平福风光交汇的新地标。
做好“金色”文章,把工矿小镇变成时光小镇。平福乡依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和工业遗址,以光伏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桃花山旅游业,着力打造“风光无限,蓄能平福”“红色记忆,武动平福”风景线,该线路包含桃花矿区遗址、桃花光伏、平福乡光电长廊、烈士陵园等多个项目景点,增加工业遗址附加值,助推藤县文化产业发展。通过组织开展重返矿区、重温乡愁系列活动,让全国各地的“桃花人”唤起心中的“桃花梦”。同时,依托“金色桃花·乡旅藤县”文学摄影全国征稿活动,打响平福乡桃花矿区工业遗址品牌。 (黄群礼 吴浩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