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我走在乡下老家屋后的水圳基上,这里曾有着我儿时的欢声笑语。端午节临近,水圳里依然流淌着“龙船水”,时而咕咚作响,像在问我是否记得那年“放龙”的事?我当然记得。
那年,我在村里念小学,已是高年级。端午节到了,我这地方的节日盛宴是赛龙舟,但是山里没有,年年都是在山外的西江进行。恰好这天是星期天休息日,早上,村民们纷纷相约去观看,但家人没空带我去,我只有羡慕别人的份儿。遗憾之余,看着自家十多只鸭子,我来了灵感,打算自己“放龙”一回。
这些鸭子背部平坦,颈项有点像龙头,它们浮在水面上,有点像龙舟,而屋后有一条水圳,是灌溉农田用的,宽一米多,深也是一米多,长好几公里,贯穿四五个村子,这时圳水不深不浅,正是“龙船水”的好时节,加上天气也好,于是,我想把鸭子当龙舟放去那里“放龙”。
于是,我先往鸭子身上标上记号,即1号,2号,3号……然后赶着它们,往水圳而去。
十几只“龙舟”——鸭子“扑通扑通”下水了,我让它们顺流走,于是,“龙舟”们嘎嘎叫着,开始赛龙。一双双“桨”不停地快速地划水,争先恐后。我则持着一根长竹棍,在水圳基上紧跟着,不时地吆喝指挥着。
开始时,3号一度领先,好几分钟后,9号后来居上,3号落在中间,很快又落到最后,其它的也是进进退退,就是活脱脱的赛龙舟现场版。我为3号感到可惜,便对着它喊“加油”。它好像听懂了我的意思,果然,又努力争先,几分钟后,再度领先。
赛场上总有意外出现,我的这些“龙舟”也一样,一直不被我看好的10号,在接近我预定的终点时,竟遥遥领先了。而3号,远远落在了最后。
“放龙”完毕,我十分惬意,觉得比看龙舟赛有意思,便喜滋滋地把鸭子从村路赶回家。回到家,爷爷对我说:“你在学习上也要努力,力争上游,不然,以后在社会上落后了,也会被淘汰的。” (梁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