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理平
心中有戒,方能抵腐有力;心中有纪,方能抵腐有方。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作为党员干部必须修炼的一项重要能力,抵腐定力来自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淡定,“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的笃定。面对无处不在的物质诱惑、花样百出的“围猎”手段,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增强抵腐定力,是党员干部的必答题。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清廉自守,有的人却白袍染墨,说白了就是看个人的定力深不深、修身稳不稳、是否心存杂念。“物必先腐,而后虫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纷繁复杂,要管住自己,心不动、目不眩,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管一时容易,管长期难,守住一辈子的底线更难。权力、金钱、美色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诱惑,只要稍一动心,就有可能乱了阵脚,迷失了方向。增强抵腐定力,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自觉。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手握戒尺,举有所虑。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法纪、敬畏规矩,是增强抵腐定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走上堕落之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里面没有“红绿灯”,脑子里没有“紧箍咒”。把一餐饭、一瓶酒、一份礼的诱惑当成小事小节,理想信念在吃吃喝喝、觥筹交错中逐渐崩塌,廉洁防线在迎来送往、勾肩搭背中逐渐失守,最终把党纪国法抛之脑后,抱着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四处“奔走”,丧失理智、丧失道德、丧失人格,毁掉自己、毁掉前程。这种“蚁孔”“针芒”之害,充分印证了增强抵腐定力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似是而非中辨明是非,在良莠混杂中鉴出美丑,在似醒非醒中保持清醒,增强抵腐定力,需要从修炼心性开始。内心宁静、淡泊名利、洁身自好者,抵腐定力自然不可撼动;内心浮躁、急功近利、见利忘义者,抵腐定力必然摇摇欲坠、极易崩塌。抵腐定力就像是一种抗原,只有走出攀比、侥幸、从众、补偿等不良心理的“迷魂阵”,修得百毒不侵的“心法”,才能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就是要把党纪印在心里、刻进骨髓,让敬畏和戒律入脑入心,增强党员干部“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坚定与坚守,保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智慧和追求,在各种诱惑、算计面前,稳得住心神、守得住底线、站得住脚跟。
提升心性,练就如磐的抵腐定力,需要一砖一瓦绵绵用力,一针一线久久为功。正如一则廉政格言所言:“纵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终成灭顶之灾;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巅峰。”党员干部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立德铸魂、明德不腐,在修身慎行上坚持不懈、在怀德自重上慎终如始、在清廉自守上善始善终。知所畏、知所拒、知所守、知所信,不踩雷、不越界、不犯规,方能走稳自己的从政路、人生路,做一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知者和廉者。
(据《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