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4年06月30日

童年时的连环画

蔡欢明

我童年最爱看连环画,连环画是以连贯的图画叙述故事。不认得字的小孩看图也津津有味,书中的正面人物总是昂首挺胸、正义凛然,而反派则面目狰狞、贼眉鼠眼。这些连环画陪伴我度过了童年时光,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

1971年,我在市中山小学读书。那时候,物资匮乏,看连环画成为我最大的乐趣。放学后我常和小伙伴挤在一起看《三国演义》,边看边嬉笑谈论。有时,我会在万秀区大同路附近小巷的书摊,花一分钱租一本连环画,如痴如醉地看了起来。有时,我会和邻居小孩交换连环画看。每当夕阳西下,一群小孩围坐在一起,轮流翻阅那一本本连环画,那份童年的精神食粮,回忆满满,是如今的电子产品无法复制的。

1974年,我于河东新华书店买了第一本连环画《小号兵》革命儿歌集,那些彩绘作品风格各异,使我在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学校举办的墙报、黑板报、绘画竞赛中吸取许多借鉴灵感。此后,我陆续购买了《英雄小八路》《闪闪的红星》《艳阳天》以及很多以红色故事为主题的连环画。这些连环画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这些故事也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我最为难忘的连环画,当数王叔晖绘的《杨门女将》和刘继卣创作的《武松打虎》。

王叔晖在连环画《杨门女将》中,以白描勾勒为主,人物众多、场面宏大。战争场面的描绘精致、一丝不苟。人物形象生动逼真,服装富于变化,战士的铠甲有多个种类,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令我爱不释手。

而刘继卣连环画代表作《武松打虎》,通过线描准确塑造了武松形象,也生动描绘了老虎的形象。连环画通过描绘武松和老虎之间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使读者对武松从开始时的疑惑到他获胜后对他产生敬仰,从而使读者得到艺术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鼓舞。

我购买、阅读连环画也是与时俱进。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电视连续剧《霍元甲》和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热播,在全国各地掀起一股“武侠热”,我先后买了电视版《霍元甲》、电影版《少林寺》及《醉八仙》等系列武打连环画,并悉心保存至今。

连环画大放异彩,成为大众文化的“宠儿”。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电视机和其他电子产品的逐步普及,连环画日渐少见。

连环画作为传统艺术,承载着不少人的童年记忆与文化传承,其情感价值无可替代。这些连环画教会我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陪伴、影响着我成长。

(蔡欢明)

--> 2024-06-30 蔡欢明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77547.html 1 童年时的连环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