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4年07月16日

了解高血压的病因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赵鹏)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就像一个隐藏在身体内的“无声杀手”,在不知不觉中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病因。

遗传因素

遗传在高血压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特别是直系亲属,那么个体患高血压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生活方式因素

高盐饮食

长期摄入过多的食盐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盐中的钠离子进入人体后,会引起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导致血压升高。我国北方地区居民的饮食普遍偏咸,这也是这些地区高血压发病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缺乏运动

现代人普遍缺乏运动,久坐的生活方式较为常见。缺乏运动可导致体重增加、身体代谢减慢、血管弹性降低,这些都容易诱发高血压。

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等多种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同时,吸烟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进一步加重高血压对血管的损害。

过量饮酒

饮酒也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过量饮酒会使心脏输出量增加,导致外周血管阻力上升,从而使血压升高。长期过量饮酒也会明显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等状态下,会导致体内一些激素水平的变化,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此外,长期的不良情绪还可能影响睡眠质量,间接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年龄与性别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逐渐老化、弹性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也逐渐增加。在性别方面,男性在55岁之前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而55岁之后女性由于绝经后激素水平的变化,高血压的发病率会逐渐赶上男性。

其他因素

●肥胖

首先,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大量增加,会使血液循环量相应增加,从而导致心脏负担加重,长期可导致血压升高。其次,肥胖常伴有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这会引起血管收缩,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进而导致血压上升。再者,肥胖者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代谢紊乱,这也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另外,一些与肥胖相关的激素分泌异常,也可能影响血压调节机制,促使血压升高。所以,减轻体重对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如避孕药、糖皮质激素等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

●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在噪声、污染等不良环境中,也可能对血压产生一定的影响。

继发性高血压

和以上提到的原发性高血压的各种病因不同,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明确的高血压,当查出病因并有效祛除或控制病因后,作为继发症状的高血压可被治愈或明显缓解。继发性高血压在高血压人群中占比较少,但涉及多种疾病,如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等)、心血管病变(如主动脉缩窄)、其他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继发性高血压常伴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其血压升高可能更为严重且较难控制。因此,准确识别和诊断继发性高血压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怀疑继发性高血压的病人需及时到医院进行规范的检查及治疗。

综上所述,高血压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精神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了解高血压的病因,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预防高血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这包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控制体重等。同时,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监测血压,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高血压。如果已经患上高血压,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包括健康指导,合理检查及用药、定期随访等,以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只有充分认识到高血压的病因和危害,才能更好地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护心血管健康。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赵鹏)

--> 2024-07-16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赵鹏)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78675.html 1 了解高血压的病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