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4年08月12日

绘出美丽梧州新画卷

田一月

近几年来,我市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转型,已经让西江、浔江、桂江等江河两岸的美景如茵,西江黄金水道保持“一江碧水向东流”,正在逐步成为开窗见景、出门入画、山清水秀的美丽宜居城市。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对于梧州市这样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城市来说,水生态环境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生活在这里的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好与坏,也关系到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否牢固。

山水间蕴藏自然法则,也蕴含着发展哲学。从地理位置上说,梧州市位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中下游——浔江(西江上游)与桂江交汇处,西江水系梧州市以上流域,集水面积32.97万平方千米。从水资源来看,广西85%以上河流水量经梧州进入广东省,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量95.59亿立方米。由此可见,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 筹”转型,对于我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梧州日报》报道,2023年,梧州市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重点抓好义昌江、桂江、浔江等西江流域重点干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水质达标率100%。

然而,我们的脚步不止于此。今年,我市西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1至6月我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8个国控与3个省控断面水质均达标,优良率达到100%,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前20名。可以说,近几年来,我市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转型,已经让西江、浔江、桂江等江河两岸的美景如茵,西江黄金水道保持“一江碧水向东流”,正在逐步成为开窗见景、出门入画、山清水秀的美丽宜居城市。

绿色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三水统筹”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水清岸绿,人水和谐,要想让“美丽河湖”可亲可近,我们必须做好系统施治文章,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快推进现代化水网建设,抢抓政策窗口期,高质量推进水利重大项目建设,持续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严格依法管控水域岸线空间,全力打造“美丽安澜”的幸福河湖。

我们还应当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各级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更应带头履行好“巡、治、管、护”职责,把河湖长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深入基层一线、现场调度,主动推进解决职责范围内的各类问题,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齐心协力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切实用好、用足、用活水资源,推进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不断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绘出美丽梧州新画卷。

--> 2024-08-12 田一月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80629.html 1 绘出美丽梧州新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