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4年08月14日

传统技艺焕发生机活力

南渡竹芒编织业年产值达到1亿元

(韦珊珊 罗诚刚)

本报讯 近年来,为了让岑溪竹芒编织手工技艺焕发勃勃生机,岑溪市南渡镇在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等方面下足功夫,以创新赓续传统技艺。

据了解,岑溪市南渡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民间竹芒编手工技艺,并一代代传承不息。早年,南渡镇当地村民就将丰富的竹子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编织成竹椅、竹篮子、芒花扫等单一的生活用品。经过时间沉淀和不断探索,富有创新精神的南渡镇群众把南渡竹芒编由单一向多样性发展,式样由简单变为复杂,工艺由粗糙逐步向精细、精美发展,实用性和观赏性更强。2014年,岑溪竹芒编织手工技艺被列为第五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南渡中心小学的竹芒编织手工技艺课上,岑溪竹芒编织手工技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莫英连将自己的技艺倾囊相授,详细讲解选竹、锯竹、浸泡、破竹、划篾、磨光、编织等工序。莫英连表示,儿时看着长辈们熟练地摆弄着竹篾,编织出一个个精巧的物件,那场景深深地刻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她萌生了学习这门技艺的念头。四十多年来,她历经挫折,却一路步履坚定,笃定前行,并不断把这门传统技艺传授给下一代,让岑溪竹芒编织手工技艺绽放出更持久的生命力。

南渡中心小学政教处副主任廖俊朝表示,该校把岑溪竹芒编织手工技艺列入校本课程,每班每周至少上两节课,师生参与率百分之百。通过竹芒编手工技艺课、作品评比、作品展览,编印《指尖上的艺术》教材等方式,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不断融入到孩子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成为竹芒编织技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南渡镇多措并举,引导群众和企业在产品原材料、造型设计等方面下功夫,使南渡竹芒编织品更加实用和精致。岑溪市南渡镇辉发工艺厂总经理黎贵淼表示,他们使用天然的藤蔓,利用天然藤蔓环保、防虫、防霉、韧性好的特点,编织出来的产品很受国外客商的欢迎。目前,南渡镇已形成专门从事竹芒编织加工业的企业17家,农闲时有5000多个富余劳动力加入到竹芒编生产队伍中,竹芒编织业年产值达到1亿元,出口创汇500多万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区。

(韦珊珊 罗诚刚)

--> 2024-08-14 (韦珊珊 罗诚刚) 南渡竹芒编织业年产值达到1亿元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80800.html 1 传统技艺焕发生机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