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由于生理结构、脏器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因此儿童用药与成人用药有一定区别,剂型方面通常要考虑到儿童的特点,在选择用药时,需要了解不同剂型的特点和正确使用的方法,综合考虑药物效果和儿童的接受度,才能保障儿童的用药安全有效。
分散片
分散片是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具有崩解迅速、服用方便,起效快,稳定性好等特点。
使用方法:儿童使用分散片应该严格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给药。对于年龄较小、吞咽困难的儿童,可以将分散片放入适量温水中搅拌,使其完全分散形成混悬液后服用。对年龄较大、能够吞咽的儿童,可以直接用水送服分散片。在儿童服用分散片时,家长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孩子保持正确的姿势,如坐直或半躺,头部稍抬高。服用后密切观察儿童有无不良反应,如过敏、呕吐、腹泻等。
泡腾片
泡腾片是一种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特殊片剂,具有口感良好、促进吸收、服用方便等特点。
使用方法:选择合适的容器,加入适量的水,通常用100到150毫升的凉开水或温水,水温不宜过高,放入泡腾片,适当搅拌,等1到5分钟,待泡腾片完全溶解,气泡消失后,方可服用药液。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且切勿让儿童自行服用泡腾片,以防发生危险。注意不可直接吞服,在服药前需先将药片加适量温水全部溶解,待气泡全部消失后再口服。
咀嚼片
咀嚼片是一种需要在口腔中充分咀嚼后吞服的口服药物剂型,具有吸收快、口感好、服用方便等特点。
使用方法: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书要求给儿童服用准确的剂量,引导孩子充分咀嚼,以确保药物发挥最佳效果,服用时可不饮水,直接在口腔中咀嚼或吮服使其溶化后吞服,服用后密切观察儿童有无不良反应。
颗粒剂和干混悬剂
颗粒剂、干混悬剂通常是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颗粒状或者粉末状存在,需要与水混合后使用,具有口感好、便于服用、剂量容易调整等特点。
使用方法: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确定剂量,用适量温水冲服,搅拌均匀,确保药物充分溶解或分散,注意水温,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药效,服用后观察儿童有无过敏等不良反应。
普通口服溶液剂
口服液体制剂是指药物溶解或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制成的供口服的液体制剂,具有吸收迅速、服用方便、剂量准确等特点。
使用方法: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确定剂量,使用配套的量具准确量取,不可用嘴直接接触瓶口服用。服用前仔细检查药液的外观、气味等,如出现变色、异味、沉淀等,应停止使用。有些口服液体制剂需要摇匀后使用,以保证药物浓度均匀。
混悬剂
混悬剂是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的液体制剂,具有利于难溶性药物应用、服用剂量灵活等特点。
使用方法:用前摇匀,确保每次服用药物浓度均匀,使用专用量具,准确量取剂量,按照医嘱的用药间隔和疗程使用。
糖浆剂
糖浆剂是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具有口感优良、掩盖不良气味、便于调整剂量等特点。
使用方法: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控制剂量,避免过量服用。使用专用量具量取,确保剂量准确。服用后妥善保存,一般需要密封,置于阴凉干燥处。注意保质期,过期的糖浆剂不能使用。服用后不要立即喝水,以免冲淡药物在咽部的浓度,影响药效。
其他液体制剂
其他液体制剂是除上述口服制剂以外的其他常见液体制剂,包括乳剂、滴剂等。儿童使用时,家长都需要注意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的要求精确量取药液、服药前应充分摇匀,且密切观察儿童用药后的反应。
总之,正确选择和使用儿童口服药物的剂型,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环节。家长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给儿童用药,选择适合的剂型,确保药物发挥最佳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儿童用药后,要注意观察儿童反应,切实保障儿童安全用药。
(梧州市工人医院 何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