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至70年代初,商品营业网点极为稀少,而且经营范围狭窄,品种不全,农村群众购买日用品或药物等必须到城镇。为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当时,梧州医药站、梧州药材站按照薄利多销原则,开展“货郎担”送药下乡活动。最近,当年参与梧州药材站“货郎担”送药下乡支农活动、现已年逾古稀的周老师傅和笔者聊起了往事。
周老师傅说,单位首先要选定下乡销售药物的品种、价格等,基本原则是根据农村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和一般外伤治疗的需要,不经处方可直接购买的品种,他经常每月都会下乡一次。特别是农忙季节,梧州药材站都自发掀起送药下乡活动,组织“货郎担”送药下乡队伍。那时没有公交车,职工都是挑着群众急需的常用药品、防暑药品、小包装的汤料等徒步下乡。有时为了支援农民“双抢”工作,“货郎担”直接把药物挑到田头、圩场售卖,颇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改革开放后,有经商头脑的农村群众开始经营“小卖铺”,经营油盐酱醋、清凉油、保济丸等日常生活品。再后来,农村也有了小超市,在此背景下,“货郎担”送药下乡活动逐渐成为历史。
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市区的“摩罗街”、职工街相继诞生并且盛极一时。时代在变,但梧州药材站为市民提供便捷服务的初心没有变,20世纪80年代后期,继续开展为民服务。有一次,笔者参加梧州药材站设点在万秀区大学路的“职工为民服务一条街”活动,销售的药品以参茸贵细、传统滋补类中药材为主,吸引不少市民围观、购买。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足不出村、足不出户就能收到网购的商品,当年“货郎担”送药下乡、在职工街销售中药材已成为历史。 (蔡欢明 文并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