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甘沁雨 通讯员 滕瑜 蒙慧营
一根网线,链接屏幕两端,城乡学校共享优质“精品课”;一场送教下乡,同课异构促乡镇教师本领增长;一年支教走教,对口帮扶助乡村办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在我市,这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场景正在不断丰富,而实现这些场景的动能离不开每一位兢兢业业的教师。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师作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聚焦“强师”行动重点工作,建机制、铸师魂、壮队伍、育优师、强保障、激活力,持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市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分别达到19549人、10414人、5594人。
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欧阳校长,我们农村教师缺少外出培训的机会,你能来学校给我们做培训吗?”近日,一位村校的校长在电话里诚挚地邀请市北环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欧阳茵。“当然可以,我们工作室资源丰富,需要什么培训,我们尽可能安排上。”欧阳茵也爽快地答应了。
欧阳茵所说的工作室正是“欧阳茵名校长工作室”。该工作室汇聚了不同教育集团、学区,不同成长背景的校长,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寻找学校特色发展的突破口,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协同创新的教育教学科研共同体。
“欧阳老师,能不能把您的课件跟我们分享一下,我们要向您学习!”“老师,你们什么时候还来给我们上音乐课?”一句句赞许和期盼的话语,更是坚定了欧阳茵办好名校长工作室的信心。
放眼全市,如“欧阳茵名校长工作室”这般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素养提升而生的名师、名校(园)长、名教研员工作室(以下简称“三名”工作室)有56个。市教育局副局长邓海华说:“搭建‘三名’工作室通过示范引领,发挥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引领辐射作用,旨在聚集带动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形成一支高层次教师专业发展团队,造就一批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群体,为助推梧州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慧支撑。”
据统计,我市以“三名”工作室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名优教师培养建设新路径,培养市级名校长、名师、名教研员121人,建立市—县—校三级“三名”工作室(坊)164个,覆盖全学段17个学科,引领超2000名骨干教师成长。
深化支教走教交流
推动优质教育共享
有一群可亲可敬的教育人,他们奔赴在梧州农村学校不同的教育岗位上,传递一份浓浓的教育情怀,播下教育腾飞的种子——他们是支教走教教师。
去年,市第四中学数学教师阙蓓苓踏上到倒水中学支教之路。一年里,她深耕课堂,力求找到最适合农村中学学生的教学方法;通过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练习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主动分享教学经验,促进地方中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方法和手段的转变……她说:“一年的支教生活虽然充满了挑战与艰辛,但这段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用心去传授每一份知识、用心去创造每一个可能,就一定能够点亮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之光。”
教师支教走教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教师支教工作,形成了自治区安排、建立对口支援、动态走教、教育行政部门按需安排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格局。近3年,我市派出支教教师1113人,并以67所“校对校”对口支教学校推动教育帮扶向整校帮扶、团队帮扶深度延伸。
为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我市还依托135个辐射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教育集团和学区建设,探索“市—县—集(团)—校”四级教师培育管理,遴选建设80所市级教师培训示范基地校,将教师培训工作的重心下移到乡镇、学校乃至学科教研组,着重从教学、教研、德育管理三个层面形成教育教学管理共同体。
随着一批批优秀的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带到农村,有效促进了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躬耕乡村教育讲坛
润泽乡村振兴沃土
2012年,吴有超从吉林师范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城市高薪工作回乡从教。陈塘中学地处蒙山县南部,山路崎岖,位置偏僻,但吴有超却在这坚守乡村教育十余年,从任课安排到学生分班,从教师培训到教学科研,都有他的身影。“家乡养育了我,身为党员,我理所当然要回报家乡,帮助更多家乡的农村娃走出大山。”吴有超淡然而深情地说。
乡村教育发展的核心和关键点在教师。如何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稳定性高的乡村教师队伍,赋能乡村振兴?我市用实际行动书写“答案”。
多种方式引才——我市出台系列管全局、管长远的重大政策文件,通过直接面试、公开考试、特岗计划、地方公费生培养等方式扩大优质师资基本盘,3年来,全市共补充新教师6688人;把落实编制作为吸引大学生来梧就业的基础工作,精准投放3.4万名事业编制到各地中小学校,积极推动“编制周转池”做法,3年来共计调剂周转编制4126名,有效缓解各县(市、区)62所新建、改扩建学校的用编难题。
创新途径育才——利用优质资源,我市积极与南宁三中、广西师范大学等20所学校建立战略合作,激活创新人才培养内驱力;全面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和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
政策激励留才——我市持续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试行差别化补助,推动“越往基层,补助越高”政策全面落实。3年以来全市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1.26亿元,惠及教师1.86万人次。
邓海华表示,在健全长效机制、强化政策支持、优化待遇激励、突出政策引导等“组合拳”的作用下,有力破解了我市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优”的难题,夯实了乡村振兴的教育基石。
如今,各级各类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正在形成,奋力开拓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