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俊杰 通讯员 覃雪玲)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方位、多途径、立体式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铸魂工程和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教育引导全市各族青少年深刻理解和践行“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赓续中华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
9月2日,我市中小学迎来了秋季学期的开学第一天,各学校纷纷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厚植爱国情怀融入“开学第一课”。在市龙新小学,教师们通过展示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介绍传统节日庆典等,生动讲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画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五个认同”。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联合11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指导意见》要求,我市充分发挥学校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阵地的作用,加快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铸魂工程。该工程覆盖全市1670多所大中小学的81万余名师生,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教案、课表、课堂及各类活动中,实现100%的覆盖率。
“以武术进校园为例,市凤翔小学在每周四下午都会开展武术体育活动,不仅强健了学生体魄,更促进了体育与德育的深度融合。”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中小学校以空中课堂教学和在校艺术课程教学为平台,积极推动粤剧文化、狮舞文化、诗词文化、书法艺术和武术等传统文化进校园。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开展600多场(次)传统文化教学活动,参加人数达60.8万人次。
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建设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我市积极引入非遗传承人、戏曲艺人、手艺人作为兼职教师,与在职教师并肩作战,共同构建起一支超过300人的专业且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为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当前,我市文化传承工作遍地开花。全市共有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8所、全国“诗教示范校”4所、自治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8所、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立项单位6个。
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秋季学期开学首日,我市多所中小学校的师生们收看收听了党史教育视频《伟大的历程 永恒的丰碑》。市委教育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各中小学校将党史教育融入“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党史知识,赓续红色血脉。开学当天,全市有700多所学校的15万余名学生参与了党史学习教育。
梧州是广西红色革命的摇篮和中共广西地方组织的策源地,在广西党史上留下了辉煌的18个“第一”。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让红色文化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力量。
“梧州的无产阶级成为一支有觉悟的政治力量,马克思主义在梧州广泛传播……”近日,在大同酒店旧址,“红领巾讲解员”声情并茂地为参观者讲解。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50名优秀“红领巾讲解员”开展义务讲解。
“我们持续深化‘红领巾学党史’‘红领巾心向党’‘红领巾讲解员’等少先队品牌项目,教育引导师生讲好党史故事。”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精心打造特色“红色研学”精品线路,先后组织开展“红色研学之旅”“童心向党”“红领巾寻访”“石榴花开一家亲” 等教育实践活动8.7万场次,覆盖2.3万多名少先队员,让师生在学史力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打造学习阵地方面,我市持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和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积极构建“课堂+体验”学习模式。截至目前,我市共有自治区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示范校共30个,市级基地、示范校共9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