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4年09月23日

丰年不忘饥苦,富岁当思节约

晨光熹

秋收时节,稻穗飘香,硕果累累,处处铺展着丰收的图景。9月22日秋分节气,我国迎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据媒体报道,今年丰收节我国将继续组织金秋消费季,联动国庆节等假日市场,开展融合线上线下、贯通多元场景的促消费活动,让各地的特色优质农产品能够走出产区、走进市场,吸引城乡居民广泛参与,共庆丰收、共享喜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该节日的设立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期待,充分彰显了“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有利于提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其实,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庆祝五谷丰登、祈愿国泰民安的传统。农作物收成后,很多地方都会举办独具特色、与农事相关的节庆活动。但也应当看到,少数地方在庆祝丰收的活动中,大吃大喝、大操大办,如此庆祝,不仅有失文明,而且铺张浪费,与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初衷背道而驰。

对于有些人而言,“连年丰收”或许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在庆祝丰收、分享喜悦的时刻,我们必须要始终保持这样的清醒和理智:丰年不忘饥苦,富岁当思节约。虽然粮食生产实现多年连丰,对粮食安全我们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丰收不能成为浪费粮食的理由。

勤俭节约的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古人深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将节俭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道德准则代代相传。近年来,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坚决整治“舌尖上的浪费”,积极开展“光盘行动”,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氛围。然而,现实生活中,“舌尖上的浪费”并未绝迹,一些地方的餐饮浪费有反弹迹象。例如,婚宴酒席讲排场,爱面子,婚宴结束后,很多主食动都没动就倒掉;外卖平台满减凑单,常常是吃一半、扔一半;一些机关、学校食堂管理粗放,米饭等主食免费供应,容易造成浪费,等等。据新华社报道,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可谓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些人在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时,将珍惜与节约抛诸脑后,把珍惜粮食理解成“抠门”,把肆意浪费诠释成“大方”。这些错误观念源于对粮食失去敬畏之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丰收果实来之不易,饱含着农民的辛勤汗水,浪费任何一粒粮食,都是对劳动的亵渎。

丰收不是浪费的理由,庆祝丰收是对节俭的又一次提醒。我国人口基数巨大,每个个体的细微浪费都将汇聚成庞大惊人的数字。节俭过日子,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需要。“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硬道理。

珍惜粮食,是永不过时的美德。无论我国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这一美德永远都不能丢弃。

--> 2024-09-23 晨光熹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83686.html 1 丰年不忘饥苦,富岁当思节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