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罗枚 通讯员 曾燕 容丽媚) 近年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以下简称“试验区”)贯彻落实广西科技东融战略,坚持以科技创新工作为重要抓手,持续优化创新环境,推动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大力激发试验区创新发展活力。
近日,走进广西碧清源环保投资有限公司的纳米陶瓷膜产业化生产基地,记者看到车间内生产人员不多,自动化设备正在运转,经过混料、成型、烧结、覆膜等工艺流程,一片片白色的纳米陶瓷膜被生产出来。据介绍,陶瓷膜片可根据需求经过堆叠组装成膜组件,用于处理污水和净化空气,试验区的污水处理厂就是使用了该公司的纳米陶瓷膜水处理技术。
据了解,碧清源公司长期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一流高校院所合作,开展前沿水处理工艺和新材料研发应用,近年来更是把新技术带到东盟国家,已为越南企业完成每日1000吨高难度含油废水处理工程,目前正筹备规模每日2000吨的二期工程,并在乌兹别克斯坦完成市政污水处理系统重建和扩建项目投标。
在创新的驱动下,陶瓷膜不断迭代升级。作为今年东博会的梧州参展商之一,碧清源公司把新开发的创新型管式纳米陶瓷膜家用净水器、陶瓷膜高效水质净化器等创新产品带到展会,向来自全球各地的客商展示二十多项具有代表性的环保示范工程。
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试验区的脚步从未停止。近年来,园区积极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引入华南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等2家国家级技术转移和科技服务机构到试验区设立分支机构,开发上线梧州科研众包悬赏平台,通过“科研众包+悬赏”的管理方式,有效解决创新资源难聚集、技术需求方成本高等难题。同时,园区积极实施人才东融战略,推行“人才+项目”双招双引模式,搭建“周末人才”对接通道,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通过引进人才、培育本土龙头企业、搭建平台等一系列举措,试验区科技创新实现了新飞跃。
截至目前,试验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6家,广西瞪羚企业8家,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15家,广西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1家,2024年试验区获批成为广西首批专利转化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