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4年10月10日

移风易俗重阳到 文明新风谱新篇

市殡葬管理部门提倡以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让先人回归自然

朱元冬 万静

3月28日,第十二届广西节地生态安葬暨梧州市第六届“生命回归自然·让爱永恒长青”公益节地生态花坛葬活动在梧州市长青园举行。(资料图 朱元冬/摄)

嘉宾共同为公益节地生态花坛葬活动启幕。(资料图 朱元冬/摄)

梧州市民政局、市殡葬管理所组织逝者家属参加在北海市举办的广西骨灰撒海活动。(资料图)

◀在公益节地生态花坛葬活动上,礼仪人员将逝者灵盒敬移到博爱广场的花坛安葬。(资料图 朱元冬/摄)

▲4月初,市殡葬管理所走进社区,向群众宣传节地生态安葬。(资料图)

又到一年重阳时,节地安葬寄哀思。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前后,不少市民祭扫先人、寄托哀思。在倡导文明祭扫的同时,市殡葬管理部门也提倡大家以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让先人安然回归自然。

节地生态安葬是以节约资源、绿色生态为价值导向,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海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壁葬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邓小平等就选择以骨灰撒海的方式作为殡葬仪式。

近年来,梧州市持续组织开展广西节地生态安葬活动,参加节地生态安葬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到2024年已有1915名逝者的家属选择海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绿色文明、节地生态的安葬方式正逐渐被市民群众所接受,让逝者回归自然、造福子孙后代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文明殡葬、生态安葬、厚养薄葬已成为市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为了鼓励市民群众参与节地生态安葬活动,自治区民政厅制定奖补办法对符合条件的每具骨灰一次性给予逝者家属500—800元的奖补金。只要生前为广西区内户籍的城乡居民,或者在广西区内死亡并在区内殡仪馆火化的非广西区内户籍人员,其家属都可以向市殡葬管理部门申请参与节地生态安葬和资金补助。

殡改初衷为国民,家喻户晓入人心;移风易俗重阳到,文明新风谱新篇。市殡葬管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节地生态安葬有利于推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节约土地、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引导市民群众崇尚环保、生态理念,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绿水青山和精神财富。

文 朱元冬 万静

图片除署名外,由市殡葬管理所供图。

--> 2024-10-10 朱元冬 万静 市殡葬管理部门提倡以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让先人回归自然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84763.html 1 移风易俗重阳到 文明新风谱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