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动员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地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抗日救亡团体,如抗敌宣传队、抗敌后援会、各界抗敌协会、后方抗战服务团、抗敌慰劳队、抗敌歌咏队、抗敌剧团等。其中,有一种特殊的抗日救亡团体——“抗敌晨呼队”最是让人振聋发聩。
1936年,中共梧州地方组织抓住时机,发动和组织群众,成立各种抗日救亡团体。于是,宵征社、救国话剧社、民众唱歌团、生活文化服务社、各界抗日救国会等抗日救亡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梧州的文艺团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抗日救亡宣传。“晨呼”是当年流传于全国许多地方的一种宣传形式,主要是由青年学生每天清晨走上街头,呼喊抗日救亡口号或高唱抗日歌曲,以达到唤醒沉睡民众起来抗日救国的宣传效果。在梧州,同样也有一批热血青年,他们组成晨呼队,每天清晨精神抖擞地行走于街头巷尾,不断高呼抗日救亡口号。
队员们的晨呼,惊醒了尚在睡梦中的市民。一扇扇大门打开了,一个个窗户推开了,起初,被惊醒的市民眼中写着不解与疑惑,有的还掷来几句怒骂。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动摇晨呼队员们的意志,他们依然每天喊着口号,唱着歌曲,昂首行进于既定的路线。随着时日的递进,市民向他们投来的目光中多了几分钦佩和赞许。
晨呼队员的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斗争精神。他们先在城区大街上合唱救亡歌曲,随即呼喊抗战口号。他们的目的就是要“使迷梦中的人民觉醒”,让市民被唤醒后更有一番奋发,让市民知道祖国正处在危难之中,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用生命去拯救自己的祖国。他们要用爱国热情融化少数市民心中消极的情绪,在战火硝烟之下,他们想让自己的“晨呼声”,让梧州这座历史名城在精神上永远保持积极向上、不甘屈服的姿态。很多上了年纪的市民群众都记得,晨呼队员们每天晨曦时分都会分头到全市的街头巷尾进行晨呼,声音传遍梧州各个角落,使梧州城到处都能听到或雄壮高亢或悲愤激越的抗日救亡呼声。
队员们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赢得了不少市民群众的理解,也唤醒了他们潜藏的斗志。大家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共同投入到抗日救亡的大洪流中,为抗战胜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谢馥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