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领导干部,要把群众当作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自己的形象正不正,照一照工作中有没有问题,追根溯源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是转变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的有效方法。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基层领导干部天天与人民群众打交道。形象不正,说话没人听,说了没人信。党员干部只有常用群众这面“镜子”照照自己,才能自觉融入群众之中,倾注关爱之情,真心帮助群众,在零距离接触中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为民谋利,努力做深受群众欢迎的好干部。
民心如秤,领导干部抓工作的指导思想端正不端正、作风扎实不扎实,归根结底要看群众认不认可。群众这面“镜子”一照,便能照出一些干部是否搞弄虚作假、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为此,领导干部必须经常深入基层,仔细倾听群众的心声,认真对待群众的意见,经常反思自己是不是勤政务实、能不能公正办事、有没有干违反廉政纪律的事,在那些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上是否按党性原则去办。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牢固树立起群众至上的观念,清廉办事,遵规守纪,洁身自好。
为人民服务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这面“镜子”一照,便照出领导干部在问题和矛盾面前是说真话出实招,还是说假话应付了事。时代有新变化,现实有新挑战,人民有新期待,领导干部要敢抓敢管、敢作敢为,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对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矛盾,不回避、不退缩,主动承担责任,敢于负责到底,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