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4年11月06日

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中共梧州市委党校理论学习中心组

中共梧州市委党校理论学习中心组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意蕴深邃,博大精深,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梧州历史文化悠久厚重,加快岭南文化名城建设,我们要更加自觉地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从战略高度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明确新目标新要求、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扎实推进梧州文化强市建设。

坚持以文育人,培育文明新风尚

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着力培育文明新风尚。一是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严格贯彻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紧紧围绕学习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为推动梧州文化强市建设提供支持。二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积极打造文明实践阵地,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以梧州红色党史资源为依托,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在深学细悟中赓续红色精神血脉,构建梧州红色基因传承育人体系。三是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惠民、志愿服务等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精神面貌,实现舆论引导与价值引领的双重塑造。要定期开展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如非遗体验、全民阅读、民俗节庆等活动,激发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要开展精准化、便民化、常态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质。

坚持以文润城,提升城市新魅力

文化因城市而兴,城市因文化而盛,要积极保护传承梧州历史文化,焕发文化景观,提升城市魅力。一是传承弘扬梧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实施梧州历史文化研究工程,深化对梧州文化的理论阐述。要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文化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力度,用文化滋养城市发展,用文化为城市塑形铸魂,着力提升城市魅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二是深入挖掘梧州历史文化景观内涵。要以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深刻阐释梧州深厚的文化底蕴。组织专家学者等对景区内的文化遗迹、历史建筑、人文景观等进行文化赋能,丰富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要增强文化的交流传播能力,用好各类载体和资源,多维度多渠道讲好人文景观故事,彰显梧州文化魅力,持续加强梧州岭南文化名城的符号印象。三是大力实施“景区焕新”工程,对景区基础服务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要不断完善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对老旧设施进行修缮维护,对文化街区、沿江步道、客栈民宿、公共标识等进行翻新和亮化改造,对餐饮行业进行卫生管理和服务提升,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坚持以文兴业,激发城市新活力

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重要途径。梧州市扎实推进高质量文化名城建设,必须坚持梧州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激发城市发展“新活力”。一是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优质旅游项目集群。梧州具备丰富多彩的文旅项目,涉及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康养茶乡、岭南元素等多个方面,在众多景点中,要强化优胜劣汰动态监管机制,对景区旅游项目进行考评认定。要做强市场主体,培育壮大文化产业龙头企业。要丰富“文旅+”业态,积极扩大文旅消费群体。要把文旅资源进行整合串联,打造精品旅游路线,不断提升旅游格调品位。二是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利民工程,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文化保障和支持,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品质。三是厚植本土文化,努力打造文艺精品。要根据梧州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推出本土文化品牌,打造文艺精品,推动梧州文化高质量发展。要加强文艺作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索文化产业形态的创新途径,发挥传统戏曲、现代剧目的价值导向作用,积极引领社会审美,弘扬主流价值,充盈人民精神生活。要加大对文艺作品的宣传和推广,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优秀文艺精品,为梧州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贡献文艺力量。

--> 2024-11-06 中共梧州市委党校理论学习中心组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86939.html 1 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