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4年11月17日

回忆龙圩的码头

(林细伟)

20世纪60至70年代,苍梧县龙圩镇(现梧州市龙圩区)沿江的忠义街、新街和高冲街有近十个码头。这些码头供居民下河挑水、洗衣服以及三洲两岸的农民购物运货做买卖之用,可热闹了。在我的印象中,有四个码头是最热闹的,它们分别是大街口码头、会馆码头、新街口码头和太平桥码头。

大街口码头位于忠义街,在当时没有公交车的情况下,大家都是到这个码头坐船到梧州市区。当时,每天都有十多二十班客船在这个码头停泊,方便龙圩与梧州两地群众来往。遇到节假日,客船还要加夜班。我记得码头两边有两棵大榕树,长得枝繁叶茂,方便路人在树下乘凉休息。傍晚以后,很多街坊都会在树下聊天。正因为如此,外地人把大街口码头及那两棵大榕树作为龙圩形象的标志。

会馆码头在新街与忠义街的交接处,这个码头所以出名,一是码头附近有一座粤东会馆,二是搬运社在这个码头旁边安装有一条机械运输线,引得不少群众尤其是小孩去观看。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运输机械,即靠一个电转筒把装卸车(平台)的货物放下拉上。

新街口码头因地处新街口而得名。这个码头的人流和货物量不亚于大街口码头,从长洲岛到龙圩赶圩购物,主要靠此码头。可以说,从早到晚,这个码头的人流不断。新街口码头是个小商业区,码头附近设有杂货店、百货店,还有供销社、打铁铺、药材铺等店铺,这些店铺都是人头攒动。该码头对岸就是长洲岛五通庙码头,长洲岛群众在这个码头乘船到龙圩卖菜,所以新街口码头又是购买新鲜蔬菜的好去处。

人流量排第四的就是高冲街的太平桥码头了。这个码头口有一棵高大的桉树。这个码头主要迎接来自泗洲岛、泗恩洲及上游的苍梧县人和镇等地的农民。农产品收获季节,这个码头附近的河岸上,常常堆放有各类农产品及木材,那是因为买方来不及立即运走而暂时堆放在这里的。

当时,这些码头对促进龙圩镇交通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林细伟)

--> 2024-11-17 (林细伟)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87672.html 1 回忆龙圩的码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