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体检,大家都会想到量血压、测血糖、做B超等常规项目。然而,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还有一个重要的检查项目——胃肠镜检查。
40岁以上人群需要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
“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这句话在消化内镜中心医生中广为流传。在中国,排名前五的肿瘤里有4个是消化系统肿瘤,包括胃癌、食道癌、大肠癌、肝癌。
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40岁以后,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胃肠道的生理功能逐渐下降,加上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的累积影响,使得40岁以上人群成为胃肠道肿瘤的高发人群。但很多人因为不重视、嫌麻烦、害怕等而不愿意做胃肠镜检查。等到出现症状,不得不检查的时候,患者往往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来说,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是及早发现和预防胃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胃癌、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是降低人群胃癌、结直肠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尤其是结直肠癌,从癌前病变进展到癌一般需要5~10年,这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干预提供了重要的时间窗口。
因此,对于40岁以上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已经出现消化道症状的人群,胃肠镜检查能让消化道肿瘤“无处遁形”。研究发现,90%的早期癌症可以被治愈,即使无症状但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都建议尽早做一次胃肠镜检查。
如果出现消化道不适的症状,如出现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嗳气、反酸、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腹泻、黑便及血便等,不明原因的贫血、体重下降患者,更加需要尽快做胃肠镜以进一步排查。此外,正常体检时发现CA724(糖类抗原724)、CEA(癌胚抗原)、CA199(糖类抗原199)等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升高,需要尽快做胃肠镜。
无症状就不需要进行胃肠镜检查了吗?
很多人年纪过了40岁,自认为身体没有什么症状,可以不做胃镜。但“没有症状”这并不意味着身体一定健康。
王先生陪妻子去医院做胃肠镜检查,看到妻子做检查时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检查过程也无明显不适。于是,王先生也预约了一次无痛胃镜检查。经过检查,医生发现他的胃部有一小块黏膜色泽偏白,病灶很小只有几毫米,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印戒细胞癌。这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胃癌,早中期往往没有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已是晚期。由于王先生发现得早,病变只局限于胃黏膜浅层,在胃镜下做了微创手术就能彻底治愈,无须外科手术,保留了完整的胃。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40岁以上的人群也应该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前准备
在胃肠镜检查前24~48小时,应保持低纤维饮食,应进食粥、软面条等半流质饮食。不食富含植物纤维(如青菜、芹菜、竹笋)、多籽水果(如火龙果、百香果、西红柿、西瓜)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除了饮食调整外,还需要注意遵医嘱停止服用某些药物,如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以减少检查中出血风险。
肠镜检查前一晚需要遵医嘱口服清肠泻药,以确保肠道清洁,便于医生观察。泻药根据个人情况不同开具的,因此需要准确告知医生自身药物过敏史及所存在的其他情况。
检查当天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以方便检查。
如果有既往的胃肠疾病史或相关检查资料,检查当天应携带,以便医生参考。
胃肠镜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饮食:如检查中无特殊治疗,检查后30~60分钟,可试饮温水,无不适后开始恢复易消化、半流质饮食,逐渐恢复为正常饮食。
休息:检查日建议居家休息。尤其是无痛胃肠镜检查后,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避免进行驾驶、高空作业、操作机械等。
观察:如有轻微腹胀、腹痛感,不必过于惊慌,可用手掌在腹部沿顺时针方向轻按摩,放屁后症状可自行缓解。如出现腹痛腹胀剧烈、呕吐、呕血、便血等症状,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或回医院就医。 (梧州市人民医院 梁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