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冼振宇 通讯员 覃宏岩 林桂志
科技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科教振兴 委员行动”启动一年多以来,梧州市县两级政协委员在加快科教体制改革、促进科教融合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用心用情履职履责。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市县两级政协委员参加“科教振兴 委员行动”超过1500人次,多篇调研报告和社情民意信息获自治区和梧州市主要领导批示,11篇工作动态被自治区政协“科教振兴 委员行动”工作信息采用。
专注科研解难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技生产、医疗卫生及重大产业领域,一大批政协委员带领团队克难攻关,推动产业升级。
在智能制造领域,从事海洋和船舶装备研制开发的市政协委员陈懿研发的起重搬运装备,成功交付我国大型造岛工程船“天鲲号”和深中通道建设的核心工程。市政协委员陈水良带领团队研发的新能源汽车减速器,为企业及相关行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在医疗科研服务领域,市政协委员汤敏中不但致力于肿瘤病因学及早诊早治工作,还联合陈志健、饶贵安、钟灿、黄汝祥等5名医药卫生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开展“专家义诊、专科提升”委员服务基层活动,助力先进技术在乡镇卫生院落地。致力于地中海贫血临床研究的市政协委员陈江明通过医学科研和治疗探索,形成针对地中海贫血防治“脱输脱贫”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梧州方案”。
在产业发展领域,龙圩区政协委员、佛山市广西梧州商会负责人钟石军回乡创业,利用“陆基圆池+微生物”解决水产养殖对江河湖泊等自然水域的依赖和水产养殖尾水处理问题,促进我市渔业转型升级。万秀区政协委员宋明专注水稻生产和免耕抛秧等农业技术研究,助力“思委米”特色稻米品牌创建及我市优质水稻打造“广西香米”名片。
立德树人兴教育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市教育界别政协委员们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促进教育与地方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其中,市政协委员陈森英大力推动梧州市威光科技有限公司与梧州职业学院共建数智专业培训基地,推动实现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苍梧县政协委员陈日柱在苍梧县中等专业学校开展“茶学徒、茶能手、准茶农”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为六堡茶产业发展赋能。岑溪市政协委员罗展坤探索集团化办学新模式,与山东教育集团签约合作,突破县域办学瓶颈。万秀区政协委员莫征宇打造梧州七中“翠竹文化”形成办学特色,借力集团化办学效能,让学生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教育目标。
长洲区政协委员杨海涛整合泗洲岛资源,投入400万元资金打造集生态科普、红色教育、文旅研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学实践基地和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品牌项目。作为万秀区少先队总辅导员的万秀区政协委员苏靖,把少先队活动与本地各种丰富文化资源融合,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少年强音。
此外,由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政协委员共同参与,针对我市家庭困难未成年人开展的“情暖‘梧’童 同心圆梦”帮扶慰问活动已形成常态化机制。今年以来,150多名市政协委员自愿捐款捐物、参与助学助教或提供心理辅导,为72名生活困难学生和特殊困境儿童资助72400元及一批慰问物资。
筑巢引凤展风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是第一资源。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我市政协委员高度配合市委人才引进活动,积极探索站点“飞出去”、科研“飞回来”的“人才双飞”模式,助力我市留住用好高端人才。
其中,市政协委员苏炜积极发挥科技界别委员的优势,积极导入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城市科技创新资源,推动20多所外地高校、科研院所和我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建创新平台10多个,吸引了张伯礼、刘仲华、邱冠周、彭永臻等14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梧开展调研实践活动,推动多项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市政协委员赵勇带领团队以陶瓷领域新材料研究为基础,联合广西产研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大学共同承担自治区级重点研发项目3项,通过项目带动培养陶瓷科研人才队伍。今年,他带领团队完成两项与陶瓷领域相关的科技成果,项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