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然降温的初冬傍晚,我下班回到家,妻子说,侄子在老家托人送来了一小袋木薯,并交代要趁新鲜吃。木薯是我的至爱。我说,立刻煮。妻子从蛇皮袋取出一根木薯,我一看就是小时候常见的木薯的模样:一尺多长,市场上铁棍山药般大小,棕色表皮,圆柱形状,头大尾小。
妻子富有煮木薯经验,她清洗木薯外表,去皮,洁白厚实的薯身便呈现在眼前。妻子把木薯切成一段段,再切成一条条,像手指般粗。再用油盐像炒菜一样正常炒,然后放水炆一会,比煮肉菜时间稍长一点,上碗之前,放点葱花,前后不用一个半小时,便“大功告成”。当一碟热腾腾香喷喷的木薯端上桌,我已经坐在餐桌前“恭候”多时了。我当然会把木薯当正餐,既是饭又是菜,吃得津津有味。
家乡的木薯,颜色白,肉质嫩,味道纯,吃起来又粉又香,关键一点是连渣都没有。而且家乡的木薯不用配料,甚至市区人最喜欢放的腊肉、腊肠也不必放。木薯自带香味,放了其他配菜配料,就失去了原始的木薯香。
我的家乡在龙圩区广平镇,龙圩区现在的这几个镇都是区域调整前老苍梧县的农业生产核心区。民间有句口头禅:“大坡谷、新地竹、广平木,还有木薯碌。”这几个镇的农副产品都是顶呱呱的,广平镇又以木薯质量好而远近闻名。
秋冬时节,便是木薯收获季节。首先收获的是棕色小木薯,一般种在菜园的边角上,也有的是种在旱地上,收获季节,成人去地里一棵棵拔起来就行,不费多少功夫。收获时,母亲总会在当晚煮上一小锅,让我们全家饱食一次新鲜的木薯大餐。这种木薯有个特点就是很容易变质变黑,母亲叫我们几兄妹把收回来的木薯刮去表皮,然后砍成一段一段放在水里浸泡,待泡上几天后就放到矮屋子的瓦顶上去晒。秋冬时节各家各户屋顶上“木薯阵”就成了乡村的一道风景线。木薯晒干以后便碾成粉,乡亲们常用它做糍粑,或是喂猪的主料,当然也有一些村民是靠木薯粉度日的。我记得孩童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的粮食普遍不足。我上小学的时候,有时候中午去同学家吃“晏”(午餐),就吃过没有几粒米的稀稀的木薯粥,以及木薯“助”(糍粑)。缺吃少粮的年代,木薯曾是不少乡亲的“救命薯”。
家乡还有一种木薯叫“南洋薯”,这种木薯生长的时间长,春天种,到了深冬才可以挖,不像之前的小木薯那样可以拔起来。这种木薯杆长得比人高,根薯最长的比小孩高,口径也比普通电筒要大。这种又大又粗的木薯,更粉更香,常常是我们冬天里的美食。寒冷的冬夜,吃完饭后母亲就拿这些大木薯去掉厚厚的皮,然后放在水里煮一会,这叫“出水”,因为这种南洋薯有毒素,不出水人吃了会头晕。出水之后,母亲就放些盐油去煮一下便可以吃,原汁原味,我们都十分喜欢吃。我们几兄妹便围着火堆享受着这夜宵,这既是我最难忘儿时的味道,也是亲情和爱的味道。
家乡的木薯虽然好吃,但以前是保鲜问题没解决,往往不能让人们连续大饱口福。现在有了冰箱保鲜,就方便多了。我也会叫侄子或以前的学生不时续上木薯,在这个秋冬“保”供应,让我这个爱“薯”之人大大过一把木薯瘾。
收到家乡的木薯以后,我总会叫上几个要好的朋友或到家里,或到小饭馆里分享,朋友们也对我家乡的木薯赞不绝口。
好的农产品肯定与气候水土是相关的,家乡广平镇位于两广交界地,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水是源头水,没有什么污染,农田又是富硒地,薯类生长在这片土地,质量自然特别好。
我试吃过市面上很多地方的木薯,感觉远比不上家乡的味道,既没有家乡的白嫩和糯香,又有很多渣,所以一有机会我总是要推崇家乡的“木薯碌”,让更多人熟知和喜欢。
我知道家乡的木薯产量不高,乡亲们主要是各家各户在自留地里面随意种,散落各处,没有形成规模。这些年大家粮食充足以后,种木薯的积极性也不高,产量自然上不去。即便有市场,也无何奈何。
我跟家乡的干部群众交流过,这种木薯能不能批量生产呢?广平镇干部说,这完全可以尝试,家乡这两年的“夏村苦瓜”出名了,价格比市场价高3倍多;土榨花生油也名声在外,供不应求,这就是成功的例子。他说,广平的木薯、芋头、红薯、大薯都很出名,质量高,口碑好,市场前景好,在前年已经开始引进种植大户试种红薯了。我说:“能不能打造一个薯类生产大镇?”这位基层干部爽朗地笑起来说:值得考量,前景美好。
谁不说俺家乡好。我期待着家乡的木薯能够走出大山,香飘四方,为更多人所识,所食,所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