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农村老家老屋里,停放着一辆20世纪80年代我父亲购置的永久牌“二八大杠”自行车(28英寸自行车)。它的车身漆色斑驳陆离,在岁月的侵蚀下,曾经的鲜亮早已褪去。
这辆自行车车身主体是军绿色,透着一股质朴而坚韧的“气质”。车架由厚实的钢铁打造而成,粗壮且结实。特别是车的后座,原车的后座比较单薄,父亲嫌它太娇气,不能承担日常载重运输,就把它拆除,找人重新焊接一个厚实大气的后座,乍一看,有点突兀,而实用性却非常强。车把是黑色橡胶材质,历经多年的摩挲,变得无比光滑,上面还留存着父亲手掌摩挲的痕迹。车把白色的横梁上,还有当年年审时凿下的钢印,时间太长,字迹早已被铁锈腐蚀。这个钢印很重要,如果没有钢印,当时骑上街被警察查到是要被罚款的。车座材料是黑色人造革,岁月在它身上留下明显的印记,有些地方已经开裂,露出里面淡黄色的海绵。
两个大车轮,车圈上镀铬的部分在光阴的磨砺下,早已失去往昔的锃亮,变得黯淡无光。轮胎是厚实的黑色橡胶轮胎,上面的花纹已磨损不少,仍能看出当年扎实的做工。
脚蹬子呈黑色,金属材质,表面有些许锈迹,转动起来依旧灵活自如。链条在链轮间穿梭,发出那熟悉的“咔咔”声。
这辆自行车承载着我童年太多的回忆。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自己练习骑这辆自行车的经历。那时的我,人还不够高,根本无法像成人那般正常坐在车座上骑行。于是,我想出一个办法——穿越式骑行。我把车子推到院子里较为开阔的地方,在后座上绑上一根扁担,这就是一个辅助的平衡器。我小心翼翼地将右脚从三脚架中穿过,努力让脚能够踩到脚蹬子上,身体则不得不斜侧着,以保持平衡。可即便这样,我还是很难掌控住车子,它总是摇摇晃晃的,经常摔倒。
我那时确实也是够倔强,不管摔倒几次都不怕,倒了,用力把车扶起,再次上车。我握住车把,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一蹬脚蹬子,车子缓缓地动起来。我紧张得手心全是汗,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努力调整着身体的倾斜度,车子尽量沿着直线前行。每一次车子的摇晃都让我心跳加速,可我怎么也不肯放弃,就这样在院子里一圈又一圈地练习,那辆自行车在我的折腾下,发出的“咔咔”声仿佛在为我加油鼓劲。慢慢地,我基本掌握了骑行技巧,可以平稳地骑行。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家里购置了摩托车,再后来又有了小轿车,这辆自行车渐渐被闲置起来。但它从未被我们遗忘,每次我看到它,那些温暖的回忆便如潮水般涌来。它不仅是一辆自行车,更承载着我童年的欢乐时光,它是我家一份特殊的情感纽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莫耀裾 文并供图)